下载此文档

新年春节民俗文化的手抄报内容资料 2022小学生迎接元旦手抄报内容.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朔”。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样。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创立了 “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始终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村;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纳公元纪年法。”即世界各国通用的公历。为了区分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从今,元旦成为我国全国性的快乐节日。
  小学生迎接元旦手抄报内容二










  中国元旦习俗
  中国新年的日期,在各朝代并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汉太初元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等人的建议运用《太初历》,复原了夏历即农历,以正月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来历朝历代虽对历法有过修改,但基本上仍旧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1912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被推翻,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探讨历法问题。会上达成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确定运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定做“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做“春节”,但并未正式命名和推广。1949年9月 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运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肯定名为“春节”,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情地庆祝农历新年。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新年礼俗经验了萌芽、定型、裂变、转型的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芽阶段。此时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一年农事完毕之际,为报答神的赏赐而实行的“腊祭”。《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诗中所谓“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觥,万寿无疆”,是说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答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这时的庆祝活动因各诸侯国采纳的历法不一样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它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后,西汉初期推行“养精蓄锐”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复原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一系列节日习俗形成了。《太初历》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这样一来,原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子实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新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时代,同时也是内外文化沟通常见的时

新年春节民俗文化的手抄报内容资料 2022小学生迎接元旦手抄报内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aha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