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三:排队论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5页例3及第115页“做一做"
【教学目的】:
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形成寻找最优课题三:排队论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5页例3及第115页“做一做"
【教学目的】:
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形成寻找最优化方案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和价值,养成良好的习惯
难点:理解排队等候时间的总和的意义,运用这种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接下去我先讲个一件事请同学们帮助解决哦,这里可有数学问题的。
师旁白:一天,小红和小亮做值日,他们俩正好同时(强调读)来到一个自来水龙头前。
小红:我洗抹布只要1分钟时间。
小亮:我装一桶水要5分钟时间。
小红、小亮:我有事,让我先洗(装)吧。
小红:还是让我先洗吧,这样快一点。
师旁白:?
师:同学们,小红说的有道理吗?
2、讨论后,师:如今他们都感觉自己有道理,那我们帮他们算一算时间吧,好吗?
师:这样看来,好象小红说的没什么道理呀,时间长短不是一样吗?
师及时指出:是呀,我们在自己完成自己任务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别的同学的感受,那我们来算一算,假设包含等候的时间在内,一共用多长时间吧。
生:小红先小明后:1+1+5=7分钟。(师可有意识引导:1×
2+5=7分钟)
生:小明先小红后:5+5+1=11分钟。(或:5×2+1=11分钟)
师:如今哪位同学能说说,这里的7分钟和11分钟是什么时间?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打破难点:等候时间的总和)
师: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刚刚我们遇到的问题,在数学上叫做“排队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阅读教材,初步感受新知
1、阅读提纲
(1)、例题中的主题图反映的是什么情景 ?
(2)、其中包含哪些数学信息?
(3)、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要求?
2、全班交流,理解题目意思
问题1:这是一个码头卸货的场景,有三艘货船来到一个码头,等待调度安排他们卸货。
问题2:已经知道了每艘货舱的卸货时间,还有一点,就是:只能一船一船地卸货。
问题3:这题要解决怎样安排卸货的顺序,使三艘船的等候总时间最少。
3、质疑:对于这个问题,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等候时间的总和是什么意思?(很可有能学生对此还有疑问,这里要留时间给学生,要让学生都明白题目的意思)
三、讨论合作,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
1、分组活动安排和要求
(1)、同桌2人为一小组。把货船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别命名为:甲船、乙船
排队论的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