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内科学痞满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中医内科学痞满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52页
概念
指以自觉心下痞满,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按部位痞满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痞即胃脘部出现上述症状的痞满,又可称胃痞
现在学习的是第2由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因素诱发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52页
病证鉴别
痞满与胃痛
两者病位同在胃脘部,且常相兼出现
胃痛以疼痛为主,胃痞以满闷不适为患,可累及胸膈
胃痛病势多急,压之可痛,而胃痞起病较缓,压无痛感,两者差别显著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52页
病证鉴别
痞满与鼓胀
两者均为自觉腹部胀满的病证
鼓胀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症;胃痞则以自觉满闷不舒,外无胀形为特征
鼓胀发于大腹,胃痞则在胃脘
鼓胀按之腹皮绷急,胃痞则按之柔软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52页
病证鉴别
痞满与胸痹
胸痹是胸中痞满不通,而致胸膺内外疼痛之证,以胸闷、胸痛、短气为主症,偶兼脘腹不舒。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云:“胸痹气急胀满,胸背痛,短气”
胃痞则以脘腹满闷不舒为主症,多兼饮食纳运无力之症。偶有胸膈不适,并无胸痛等表现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52页
病证鉴别
痞满与结胸
两者病位皆在脘部
结胸以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拒按为特征
痞满则在心下胃脘,以满而不痛,手可按压,触之无形为特点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52页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首辨虚实
次辨寒热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52页
辨证论治
辨虚实
外邪所犯,食滞内停,痰湿中阻,湿热内缊,气机失调等所成之痞皆为有邪,有邪即为实痞
脾胃气虚,无力运化,或胃阴不能足,失于濡养所致之痞,则属虚痞
痞满能食,食后尤甚,饥时可缓,伴便秘,舌苔厚腻,脉实有力者为实痞
饥饱均满,食少纳呆,大便清利,脉虚无力者属虚痞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52页
辨证论治
辨寒热
痞满绵绵,得热则减,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涩者属寒
痞满势急,口渴喜冷,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
临证还要辨虚实寒热的兼夹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52页
治疗原则
基本法则:以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根据其虚、实分治,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虚实夹杂者补消并用
扶正重在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或养阴益胃
祛邪则视具体证候,分别施以消食导滞,除湿化痰,理气解郁,清热祛湿等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52页
辨证分型
饮食停滞证
痰湿中阻证
痰热阻胃证
肝胃不和证
脾胃虚弱证
胃阴不足证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52页
饮食内停证
症状:脘腹痞闷而胀,进食尤甚,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
病机:饮食停滞,胃腑失和,气机壅塞
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52页
饮食内停证
代表方:保和丸加减。本方消食导滞,和胃降逆,用于食谷不化,脘腹胀满者
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行气除胀;半夏,陈皮和胃化湿,行气消痞;茯苓健脾渗湿,和中止泻;连翘清热散结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52页
饮食内停证
食积较重者,可加鸡内金,谷芽,麦芽以消食
脘腹胀满者,可加枳实,厚朴,槟榔等理气除满
食积化热,大便秘结者, 加大黄,枳实通腑消胀,或用枳实导滞丸推荡积滞,清利湿热
兼脾虚便溏者,加白术,扁豆等健脾助运,化湿和中,或用枳实消痞丸消除痞满,健脾和胃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52页
痰湿中阻证
症状: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因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厚腻,脉沉滑
病机:痰浊阻滞,脾失健运,气机不和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52页
痰湿中阻证
代表方:二陈平胃汤加减。本方燥湿健脾,化痰利气,用于脘腹胀满,呕恶纳呆之症
常用药:制半夏、苍术,藿香燥湿化痰;陈皮、厚朴理气消胀;茯苓、甘草健脾和胃
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52页
痰湿中阻证
痰湿甚而胀满甚者,可加枳实,紫苏梗,桔梗等,或合用半夏厚朴汤以加强化痰理气
气逆不降,嗳气不止者,加旋复花,代赭石,枳实,沉香等
痰湿郁久化热而口苦,舌苔黄者,改用黄连温胆汤
脾胃虚弱者加用党参,白术,砂仁健脾和中
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52页
痰热阻胃证
症状: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湿热内蕴,困脾阻胃,气机不利
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52页
痰热阻胃证
代表方: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前方泻热破结,后方清热燥湿,理气化浊,两方合用可增强清热除湿,散结消痞,用于胃脘胀闷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之痞满者
常用药:大黄泻热散痞,和胃开结;黄

中医内科学痞满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637 KB
  • 时间202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