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1
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的治疗和护理
2
内容
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 )
定义与分级
特征与规律
对患者有何种危害
对化疗有何种影响
高发于何种药物、方案、病人
整套处理措施
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疗因子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4
对因处理
本程化疗药物调整
度:可在监测血象条件下继续化疗
度及以上:暂停化疗,待恢复至度以下可继续本程化疗
度或发热性粒细胞缺少:停止化疗
15
护理
饮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
根据医嘱,按时查血常规,了解血象下降的情况,并观察病人有无发热、出血等情况。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
遵医嘱紫外线消毒病房
嘱患者多卧床休息,不去公共场所,减少探视,注意饮食卫生等
白细胞<×,容易发生严重感染,需采用保护性隔离措施:如使用层流床
16
贫血
17
贫血
定义:外周血循环中红细胞的数量减少 或者血红蛋白()的水平降低
18
概述
超过的肿瘤病人会出现贫血
在治疗过程中及疾病进展时贫血的发生率增加,并且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类型、病理组织学和分期、是否合并感染和其他并发症有关
以下几种肿瘤发生贫血的危险性增高: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妇科及生殖泌尿系统肿瘤、肺癌
总体来看,实体瘤病人贫血的发生率较低,但轻中度贫血仍很常见
19
贫血的原因
化疗损伤造血干细胞
导致溶血性贫血:、、福达华
铂类导致肾脏损害,减少生成
肿瘤性贫血:骨髓侵犯、慢性失血、营养不良、肝肾功能障碍等
20
贫血的治疗
进行骨髓活检、肝肾功能等,纠正其它致贫血因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活性糖蛋白,作用于红系造血祖细胞,促进增殖分化,可用于化疗导致贫血患者
输血治疗:输注红细胞悬液达>(>)以提高携氧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21
输血
在上市之前,输注红细胞是对贫血病人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优点:能迅速缓解症状。而且约有的肿瘤病人用促红细胞生成药物治疗无效,这些病人应该用红细胞输注纠正贫血
缺点:输血后呈短期升高,,几周后还需要再输血,造成水平的波动,导致反复出现生活质量的下降和贫血症状;约的病人出现发热等输血反应
22
促红细胞生成素
起始剂量: (或 )
周后若疗效欠佳,可增至
>时,下调剂量直到降至
治疗后周内增加>,亦应减量(以 计)
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时,不推荐使用
23
的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头痛、低热、乏力、肌痛、关节痛
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腹泻
肝脏损伤
血压升高
血液粘度增高,血栓形成(相对危险)
24
优点:可以避免红细胞输注的很多危险和缺点。有临床研究证实,使用能够改善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
缺点:达到水平改善所需的时间长,而且并非所有病人均对治疗有效
25
护理
心理护理:贫血时脏器功能损伤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会出现疲乏、压抑、失眠等症状,所以要多与患者沟通,告知在经过适当的治疗,贫血的症状被纠正后,症状可改善,患者要对治疗充满信心。
当患者会自觉疲乏、应多休息,必要时可给予吸氧。
注意安全,防止头晕发生跌倒。
26
血小板减少
27
血小板减少
多见于亚硝脲类、健择等药物
脾亢、曾行放化疗或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者高危
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化疗剂量下降或无法继续,甚至死亡
28
血小板减少
29
治疗
)对因处理: 暂停化疗或化疗减量
)刺激造血:、
)预防出血:输注血小板、减少创伤性出血机会
30
刺激造血
(白介素):可直接刺激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祖细胞增殖,诱导巨核细胞的成熟分化
(血小板生成素):是刺激巨核细胞生长及分化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对巨核细胞生成的各阶段均有刺激作用
31
的应用
预防性:上程出现度下降,于化疗后小时开始
治疗性:血小板减少时
剂量: μ
停药指针:应用天,或计数恢复正常时及时停药
32
的不良反应
心慌、心悸,有心衰、房颤、房扑病史的患者慎用
血管渗漏综合征: 结膜充血,
胸腹腔积液、
下肢浮肿、
体重增加
33
的应用
预防性:上程出现度下降,于化疗后小时开始
治疗性:度血小板减少
剂量:
停药指针:应用天,或计数恢复正常,或升高> *时及时停药
34
的不良反应
发热、寒战、全身不适、肌肉关节酸痛、头痛头晕、血压升高等
可造成血小板过度升高,应密切随访血象,及时停药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血液高凝状态、或严重感染者
化疗导致骨髓抑制护理丁雨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