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觉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
林口县第三小学 姚丽红
教学目的:1、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警觉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
林口县第三小学 姚丽红
教学目的:1、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2、可以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详细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处分”的道理。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教学准备:
有关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课件;大自然美景的课件;有关1934年美国黑色风暴的纪录片和有关近几年沙尘暴的纪录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大自然五彩斑斓、美丽、富饶,不仅给我们创造了生存的环境,.(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丽风景)
2、看完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1)我们的国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
(2)这么美的环境,让我们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
3、提醒课题。
大自然不但让人尽情享受着美丽的风光,它还无私的奉献着它的全部资源,养育着全世界几十亿的人口。可人类却用自私和贪心回报大自然的大方,《警觉大自然的报复》。(板书课题)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预设:(1)大自然为什么要报复我们?
(2)大自然会怎样报复我们?
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今天的学习。
二、自由读文,边读边想。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2、带着刚刚的两问题再读课文,读后小组交流你现解了哪个问题?
三、合作交流,共议主题。
1、大自然为什么要报复我们?
预设:⑴因为我们破坏了大自然。
所以用书上的话说,就是“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板书)
2、让我们齐读文章第一段。(生读)
(1)第一段写了什么?(以鸟类减少为例,引出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遭到惩罚的话题。)
(2)理解句子:“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重点理解“环境”一词。这里的环境指的是什么样的环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环境?(遭到了破坏的环境,人类破坏了)那终究是谁把鸟类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人类)
(3)人类对树木的破坏严重影响了鸟类的生存,因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络、互相制约的,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处分.(老师指板书)
3、再看黑板上的这句话,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1)什么是生态平衡?
(2)破坏生态平衡会受到什么样的处分?
4、找出有关于生态平衡的部分读一读,可借助书上图示来理解一下什么是食物链和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