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参考答案
.是利用雾化装置使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是利用超声波声能,使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随病人吸气进入呼吸道,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服、注射(皮内、皮下、肌内和静脉注射)、舌下含化、吸入、直肠给药和
外敷等
.(1)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镇咳、祛痰;(2)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3)配合人工呼吸及湿化呼吸道;(4)间歇吸入抗癌药物治疗肺癌。
.注射部位的选择应避开血管和神经,不在发炎、化脓感染、硬结、疤痕及患皮肤病处进针。
.(1)病人对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忌做皮试。(2)消毒皮肤忌用碘酊,以免因脱碘不彻
底影响对皮试结果的判断,且易对碘过敏反应相混淆。(3)对反应结果判断有困难时,可作
对照试验。,应先用抽吸无菌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作穿刺,证实针头确实在血管内,再调换抽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注射,以防止药物外溢而发生组织坏死。
.(1)阴性:皮丘无改变或缩小,周围无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8.(1)阴性:局部无红肿,无全身反应。
(2)阳性:局部皮丘红肿,,红晕直径可超过4cm,有时出
现伪足、痒感。全身过敏反应、血清病型反应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相同。
七、问答题
1.(1)正确安全给药,要做到五准确即病人、时间、剂量、浓度、途径准确。同时备好的药物应及时使用,避免放置过久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等。(2)应用熟练的给药技术,
应掌握不同途径,不同方法的给药技术,并能与病人有效沟通和给予相应的用药知识指导。
(3)注意配伍禁忌,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时,应注意药物配伍禁忌。(4)
防止过敏反应发生,凡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使用前应了解病人有无过敏史,必要时做药物过敏试验。2.(1)解除病人思考顾虑,分散其注意力.(2)取合适体位,使肌肉放松,易于进针.(3)做到“二快一慢”,即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儿童注射时可三快),推药速度要均匀。(4)对刺激性强的药物,针头宜粗长,进针要深,推药速度宜更慢,避免产生疼痛和硬结。(5)多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先注射刺激性弱的药物,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
.(1)针头刺入过浅,针头斜面一部分在血管外,可有回血,但有部分药液溢至皮下使局部隆起。(2)针头刺入较深,针头斜面一般穿破对侧血管壁,可有回血,但有部分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推注少量药液局部无隆起。(3)针头刺入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没有
回血,药物注入深部组织,局部无隆起,有痛感。
.(1)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素前必须做过敏试验;已知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做过敏试验;停药3天以上或用药过程中更换药物批号者,均需重做过敏试验(2)正确实施药物过
敏试验,正确判断试验结果,结果阴性方可用药,阳性者禁止使用。(3)青霉素应现配现
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和使药效降低。(4)注射前做好急救准备工作,药物过敏试验和用
药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反应,注射后应观察30min,以防迟缓性过敏反应的发生。(5)配
制试验液和稀释青霉素的生理盐水应专用。空腹时不宜进行过敏试验和注射用药。
.(D
基护题参考答案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