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8页
中国烹饪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四个时期。
中国烹饪的发展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8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8页
烹饪学
1需氨基酸。
在烹调加热过程中,以及在酸、碱、盐、酶等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结构、理化性质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从而对加工工艺艺发生影响。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48页
烹饪原料中的脂类化合物较多包括脂肪及类脂。植物性原料中脂肪多见于种子和果实中;动物性原料中脂肪多见于皮下、腹腔内及肌肉组织中。
在油脂的贮存及加热过程中,油脂的理化性状会发生不利于其风味、加工工艺及人体健康的变化,如油脂的酸败、热聚合和热水解。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48页
烹饪原料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但原料的种类不同,所含维生素的种类及含量均不同。在烹调过程中,由于水洗、高温、光照、遇碱等易造成维生素的流失或破坏。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48页
烹饪原料中的矿物质可分为大量元素的盐类和微量元素的盐类,不同的烹饪原料所含的矿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在烹饪加工过程中,由于溶水而引起矿物质的损失。但有时也会使某些矿质的含量升高,如加盐、盐渍、豆浆点卤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48页
三、烹饪原料的分类
(1)概念:
为了一定的目的和实际需要,按照烹饪原料的性质及有关特征,选择恰当的标准和依据,将各种各样的烹饪原料加以系统的分门归类
(2)意义
使其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全面认识原料的性质和特点合理的利用原料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48页
四、烹饪原料的分类方法
国内
分类方法
按性质分类
按烹饪加工
分类
按商品种类
分类
按烹饪运用
分类
动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
鲜活原料、干货原料、复制品
谷物、蔬菜、果品、肉类、肉制品、蛋奶、水产品、干货等
主料、辅料、调料
国外
分类方法
热量素食品
构成素食品
保全素食品
糖类
蛋白质类
叶绿素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48页
第二节 烹饪原料的选择及品质鉴别
一、选料的意义
(1)使原料在烹饪中得到合理的使用,有效地发挥其使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2)为菜点制作提供合适的原料,保证基本质量。
(3)促进烹饪技术的全面发展和逐步完善,使食品制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二、选料的原则
1、必须按照菜肴产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要求选择原料
2、必须按照菜肴产品不同的质量选择原料
3、必须按照原料本身的性质和特点选择
4、必须具有营养价值,口味、质地均良好
5、无有害成分以及符合菜肴产品制作的实际需要等基本要求
三、烹饪原料品质鉴别
1、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别:
是指根据各种烹饪原料的性质和特征等的变化,
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判定烹饪原料的变化程度和质量的优劣
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48页
烹饪原料需具备以下特性
安全性:
原料使用的安全性是不容忽视的属性,它相对于营养价值,色泽和口味来
说更为重要,有些原料在良好的口味,色泽和外观形态的掩盖下,却潜伏着
巨大的危害,如原料自身固有的毒素(河豚毒素、鱼卡毒素、龙葵素、秋水
仙素、贝类素)传染性病毒(口蹄疫病毒、疯牛病毒)寄生虫(旋毛虫、肝
吸虫、肺吸虫、猪廊虫和弓形虫)工业污染,使用不安全的原料,会使人致
病而危害及健康,严重的会致人死亡。
营养性:
人们饮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维持人体正常代谢足够数量和品种的营养
物质,维持人体代谢能量代谢物质转换,品种各异的原料所含有的营养素是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48页
经济性:
能够持续开发利用的食物资源才是具有经济价值的食物原材料。
审美观:
良好的口味, 美丽的外观形态和色泽,是人们食物审美评价的基础标
准,即能吃,而且还能得到良好的味觉,视觉和触觉的审美感观。
文化性:
不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地区的人,有着不同饮食习惯和风
土人情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绚丽多彩的饮食文化。展示国家文化内涵。
应用性:随着现代社会饮食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现代技术在食物原
料方面的广泛应用便的原料使烹饪厨师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救出来,越
来越多的原料加工制品被应用于烹饪活中。
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48页
2、烹饪原料品质鉴别的依据和标准
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48页
(1)理化鉴别
烹饪原料基础知识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