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学习汇报
我不是政客,对社会科学亦没有什么浓厚的兴趣,只因为近日看了几遍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后,有一个词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那就是体制化(institutionalize)。所以此处我只是浅显地就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切都历历在目,仿佛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身所感。
我不知道一本好书的定义是什么,但这本书确实是可以让我放下手机,让我静下心来想要看完的书。当我看到迪伦越过荒原与她的摆渡人永远分离,竟也感到怅然若失,悲从中来,也许也是因为我读过的书太少,也许是因为感同身受。我急切地想要把这一切的感受记录下来,但我又害怕我笨拙的文字无法将我的所思所想表达清楚。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选择的故事,也是一个15岁女孩迪伦的自我成长与救赎之路。
迪伦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琐碎唠叨,生活品质不高,好友凯蒂突然转学,学校老师冷漠没有人情味儿,同学们只会冷嘲热讽、无聊跟风,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
如果人生是一片灰暗,为什么不能自己给它涂上生动的色彩呢。
她想改变这样的生活,她开始想念父亲,想念自己成长道路上缺失的那份温暖与陪伴。对这个单亲家庭女孩来说,父亲的存在是她人生中渺茫的一线希望,她不顾母亲的反对,踏上了寻找父亲的旅途。
不幸的是,迪伦在火车爆炸事故中去世,她的世界从此沉入一片黑暗和孤寂,而她的灵魂也被迫离开了在车祸中变得破败不堪的躯体,进入了阴阳交界处,那个漫无边际的大荒原。上帝为了帮助孤苦无依的灵魂找到回家的路,便为每一个刚死去的灵魂安排了一个摆渡人,引导他们走过那段艰难的旅途。每一个灵魂都由自己的摆渡人带领着,穿过荒原,去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我们姑且称这个地方为天堂。在那里他们可以与死去的亲人团聚,也可以等待仍然在世的亲人,灵魂在另一个世界,以另一种方式得以永生。
然而荒原并不是坦途,无数的饥肠辘辘的恶魔觊觎着新来的灵魂,随时准备抓住灵魂美餐一顿。如果灵魂们在太阳下山前到不了安全屋,他们就会暴露在恶魔的利爪之下,失去自己的灵魂并成为恶魔中的一员。
对迪伦和无数孤苦无依的灵魂而言,他们所处的荒原并不是荒原真实的样子,荒原上的风景如同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灵魂深处的景象,荒原其实就是你的心境。你心情欢畅,荒原就是阳光和煦的样子;你心情抑郁,荒原就是阴云密布的样子;你万念俱灰、痛苦绝望,荒原上就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迪伦走出黑暗的隧道便遇到了男孩崔斯坦,她的灵魂摆渡人。在崔斯坦的指引下,他们一起躲避恶魔的利爪,在高山,泥潭,沼泽,深谷中前行。十几天的朝夕相处、生死与共,他们从彼此陌生走向相知相恋。然而崔斯坦和迪伦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迪伦注定将独自穿过荒原的界限进入天堂,而崔斯坦要在这个大荒原不停地摆渡一个又一个灵魂,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进入天堂的迪伦却没有看到家的模样,眼前的景象和大荒原别无二致,原来迪伦早就把有崔斯坦的地方当成了家。迪伦决定去寻找崔斯坦,即使失去灵魂也在所不惜。
最终迪伦找到了重回荒原的方法,在没有摆渡人保护下与恶魔做生死搏斗独自前行。然而没有摆渡人的荒原,迪伦只能看到血红色的天空和天空下蠕动的灵魂,摆渡人的形象只是每个灵魂前的一个个光球。迪伦在绝望中因爱而坚强,终于在千千万万的光球中辨认出了
一带一路学习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