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健康,于是特意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一些积聚的气体而已。而气体是无处不在的,比如你抬腿弯腰,说话呼吸,都是在天际间活动,为什么你还要担忧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杞国人听了,仍旧心有余悸地问:假如天是一些积聚的气体,那么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不会掉下来呢?
开导他的挚友接着说明:太阳、月亮、星星,也都只是一些会发光的气团,即使掉下来了,也不会伤人的。
可是杞国人的忧虑还没有完,他接着问:那要是地陷下去了呢?又该怎么办?
他的挚友又说:地,不过是些积累的石块而已,它填塞在东南西北四方,没有什么地方没有石块。比如,你站着踩着,都是在地上行走,为什么要担忧它会陷下去呢?
杞国人听了挚友的这一番开导之后,最终放下心来,非常兴奋。他的挚友也为他不再因无端的忧愁而伤身体,感到了欣慰。
其时,有位楚国的思想家名叫长卢子的,在听说了杞国人和挚友的对话之后,不以为然,他笑着评论道:那些彩虹呀,云雾呀,风雨呀,一年四季的改变呀,全部这些积聚的气体共同构成了天;而那些山岳呀,河海呀,金木火石呀,全部这些积累物共同构成了地。既然你知道天就是积气,地就是积块,你怎么能断定天与地不会发生改变呢?依我看,所谓天地,不过是宇宙间的一付小小物体,但它在有形之物中又是的一种,其本身并未终结,难以穷尽;因此人们对这件事也很难想像,不易相识,这都是很自然的。杞国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这的确有点想得太远;然而他的挚友却说天塌地陷是根本不行能的,这也不对。天与地不行能不坏,而且终究是要坏的,有朝一日它真的要坏了,人们又怎么能不担忧呢?
对于这场争辩,战国时的郑人列御寇也有说法。他认为:说天与地会坏,是荒谬的;说天与地不会坏,也是荒谬的。天地究竟会不会坏,我们目前尚不知道。不过,说天地会坏是一种见解,说天地不会坏也是一种见解。这就似乎活人不知道死者的味道,死者也不知道活人的情形;将来不晓得过去,过去也不能预料将来。既然如此,天地原委会不会坏,我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毫无疑问,假如用今日的科学常识来看待天和地,我们完全可以断言,那个杞国人和他的挚友,以及古代思想家长卢子和列御寇的观点都有偏颇。但这则故事仍旧说明:对于一个时代所无法认知和解决的问题,人们不应当陷入无休止的
七年级中国寓言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