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了,心里想:我到赵国来学了这么久的弹瑟,假如什么都没学到,就这样回去哪里有什么脸面见人呢?想虽这样想,可他还是不抓紧时间仔细研习弹瑟的基本要领和技巧,一天到晚都只想着投机取巧。
他留意到师傅每次弹瑟之前都要先调音,然后才能演奏出好听的曲子。于是他琢磨开了:看来只要调好了音就能弹好瑟了。假如我把调音用的瑟弦上的那些小柱子在调好音后都用胶粘牢,固定起来,可不就能一劳永逸了吗?想到这里,他不禁为自己的“聪慧”而暗自得意。
于是,他请师傅为他调好了音,然后真的用胶把那些调好的小柱子都粘了起来,带着瑟高兴奋兴地回家了。
回家以后,他逢人就夸耀说:“我学成回来了,现在已经是弹瑟的高手了!”大家信以为真,纷纷恳求他弹一首曲子来听听,这个齐国人欣然答应,可是他哪里知道,他的瑟再也无法调音,是弹不出完整的曲子来的。于是他在家乡父老面前出了个大洋相。
这个齐国人惊奇极了:明明固定好了的音,怎么就是弹不好呢?他不知道,音即使能调好,也只是弹好瑟的条件之一。
学习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仔细学习、努力钻研,才不会重蹈这个齐国人的覆辙。
中国寓言故事三年级3
有一个叫陶邱的人住在平原郡,他娶了渤海郡墨台氏的女儿做妻子。这位女子不但容貌非常漂亮,而且很有才华,为人温顺贤慧,亲戚邻居没有不艳羡的。陶邱也感到心满足足,一家人过得非常华蜜。
一年后,他们养了个儿子,家中更是充溢了乐趣。一天,妻子对丈夫说:
“自从嫁到你家,这一年多我从没回过一次娘家,我很是惦念母亲和娘家的人,我们是不是择个日子,回一趟娘家,顺便也把孩子带给他们瞧瞧?”
丈夫想了想,说:“也是,应当去见见岳母。”
于是一家三口人选了个日子,雇了车马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渤海郡。到了墨台氏妻子家里,娘家人见了女儿、女婿和小外孙,都特别兴奋,杀鸡宰羊款待。岳母丁氏已是70多岁的老妇人,自然行动迟缓,步履蹒跚,满脸皱纹交织,说话也不灵活了。岳母上前见过女婿便回房休息去了。
几天后,陶邱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家。一回到家就把妻子休了。
妻子感到非常惊诧,便问丈夫:
“不知我有什么过错,夫君要休我回家。”
丈夫陶邱说:
“前几天到你家去,见了你母亲真叫我难过,她年龄老了,满脸老气横秋,德行礼节都不讲了,已不能与过去相比。我担忧你老了以后也会变成这副模样,倒不如现在就把你休了。再也没有别的缘由了。”
妻子听了,哭笑不得。后来,亲戚和邻居知道了这件事,都骂陶邱愚蠢至极。
这位丈夫实在是庸人自扰,为担忧遥远的将来而放弃现实中的美妙,这不是太愚蠢了吗?
中国寓言故事三年级4
山鸡天山漂亮,浑身都披着五彩缤纷的羽毛,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艳丽夺目,叫人称赞不已。山鸡也很为这身华羽而骄傲,特别怜惜自己的漂亮。它在山间漫步的时候,只要来到水边,瞧见水中自己的影子,它就会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傲慢地观赏水中倒映出的自己那绝世无双的舞姿。
魏武帝曹操当政的时候,有人从南方献给他一只山鸡。曹操非常兴奋,召来了出名的乐工,为他奏起好听的曲子,好让山鸡跳舞歌颂。乐工卖力地又吹又打,可是山鸡却一点都不买账,充耳不闻,既不唱也不跳。曹操的手下人拿来美味的食物放在山鸡面前,山鸡连看都不看,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脑袋走来走去。就这样,任凭大家想尽了方法,使尽了手段,始终都没方法逗得山鸡起舞。
第 6 页
中国寓言故事三年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