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
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典型轴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工艺与加工
学生姓名:
学号:10指导教师:////日期:6-13周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11指导教师:、、、实验地点:工肩的高度值有一定的要求;工艺轴肩的高度值则较小,无特别要求。所以直径的确定是在强度计算基础上,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定出各轴段的最终直径。
确定各轴段长度:
主要根据轴上配合零件毂孔长度、位置、轴承宽度、轴承端盖的厚度等因素确定。
确定轴的结构细节:
如倒角尺寸、过渡圆角半径、退刀槽尺寸、轴端螺纹孔尺寸;选择键槽尺寸等。
确定轴的加工精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及技术要求:轴的精度根据配合要求和加工可能性而定。精度越高,成本越高。通用机器中轴的精度多为IT5〜IT7。轴应根据装配要求,定出合理的形位公差,主要有:配合轴段的直径相对于轴颈(基准)的同轴度及它的圆度、圆柱度;定位轴肩的垂直度;键槽相对于轴心线的平行度和对称度等。
画出轴的工作图:
轴的结构设计常与轴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轴承及联轴器尺寸的选择计算、键联结强度校核计算等交叉进行,反复修改,最后确定最佳结构方案,画出轴的结构图。
(四)、安装轴类零件1、采用两中心孔定位装夹2、用外圆表面定位装夹3、用各种堵头或拉杆心轴定位装夹
(五)、轴类零件的工艺过程1、学习CA6140车床主轴的技术要求和功用2、学习CA6140主轴加工的要点和措施3、学习CA6140车床主轴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4、学习CA6140车床主轴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工序安排5、学习CA6140车床主轴加工工艺过程
(六)、用Mastercam软件设计零件图形,编写工艺过程,编写程序,并在车床上加工出所设计的轴类零件。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计算机、CK6140数控车床、90°外圆车刀、600螺纹刀、切槽刀、尖头车刀、游标卡尺、金届材料及辅助工具。
八、实验步骤:
1、设计零件,用Mastercam软件设计零件图形;2、熟悉轴类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
3、选择零件的毛培材料以及零件进行热处理;4、结构设计、工艺分析、绘制图形;5、对图形进行粗工,然后进行细工;6、编程;7、上机操作加工;8、检验。
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见附件)2、数控加工工艺文件。(见附件)3、数控加工程序。(见附件)4、结果分析:
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存在加工误差,原因是:可能是选取工件的精度选取不够,还可能是零件的凹槽深度太大,使得轴变得很细,这样零件自身的重力会使工件变形。
十、实验结论:
1、用Mastercam软件绘图并进行程序的生成,代替了大量的繁琐的手工计算。
2、用Mastercam绘图,并进行粗、精车后可以很好的模拟观察到的零件的结
构,便于找出问题进行修改。
3、工艺的优化可以提高加工的效率和工件的品质。
4、正确的选取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的粗糙度。这样节约材料,减轻重量,
而且还方便零件的装配调整。
5、正确的选择车床的主轴加工定位基准线可以提高主轴的加工精度,降低加工误差。
1^一、总结及心得体会:
1、学到了轴类零件设计的相关知识,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加深了对数控车床工艺的了解。
2、深刻体会到了工艺对轴类零件加工的重要性。
3、通过使用Mastercam软件绘图和编程,对Mastercam软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4、在车床上进行零件加工,认识到车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车床的功能及操作流程。
5、设计零件图形时,零件不仅要美观实用,零件的尺寸也要合理便于车床的加工。
6、整个实验过程中,绘图是最难也是最关键的,这要看加工者对Mastercam软件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要考验绘图者的耐心。比如我们组在绘图过程中
就遇到了撞刀的问题,因为在绘图过程中比较着急,没有注意到做螺纹的细节,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解决了问题。
7、在车床实际加工工件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十二、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
实际工件的加工并不复杂,最重要的是三维图形的绘制,需要同学的合作。分组的时候,最好两三个同学一组,这样能够更好的锻炼绘图能力,提高效率。
加工过程中,尽量减轻零件的质量,这样减少因零件质量而带来的零件变形问题
附件: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全部柠4,5八一20」一4月_6_10_|
90+
工艺路线:
Z-
-
-
Z-
G2
典型轴类零件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