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与书为伴
与书为伴
挈竹以逸致兮,披鹤氅而登台,揽清风以盈袖兮,乐读书而开怀。
----------题记
(一)
展眼斜晖,帝王长剑,染红爱姬雪颈,纵横沙场,孤军反抗,项羽立支……书的气息,她送来了习习春风,唤醒残冬里的生命。
在知了争鸣的夏天里,我坐一张凉席,目睹了骆驼祥子的悲剧,也知道了鲁宾逊的坚忍不拔;《草房子》跑进我的梦乡,带着杜小康经历风雨后那张成熟的脸;我在《边城》古镇的渡口看翠翠与他爷爷的淳朴………书的气息,她驱赶了夏日的烦躁,送上丝丝清凉。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我拾起窗台的落叶,《雷雨》轰鸣,把我心深深刺痛;《家》的悲剧还在上演;《围墙》诙谐背后的讽刺让我沉思;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更是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谛……书的气息,一次次填补了我内心的空白,给予我耕耘后的丰硕。
在寒风疾呼的严冬里,我捧一杯热茶,为神秘的《海底两万里》牵肠挂肚;路遥的文字为我诠释生命的价值;《三》更让我叹为观止,拍案叫绝;我听到《挪威的深林》向我诉说生命的悲哀与无力;我也信步走进了三毛的撒哈拉,舒婷的双栀船,戴望舒的雨巷,余光中的乡愁………书的气息,她吸引着我走进另一个痛并快乐着的世界。
在连吃饭和上厕所都要跑着去的高三,我的手中仍不忘携上一本课外书。老师颇为担心地建议我先把课外书放下,不要让阅读影响了成绩。我微笑着告诉他,阅读不是我的负担,而是我放松的方式,自我调节,自我提升,何乐而不为。事实上,我不过是比别人少发一会儿呆、少聊几句天,将时间挤出来罢了。
还记得,在学习资源有限的时间里,我们精心地办起了“读书角”。简单的读书角承载着每一颗求知若渴的心,这为我们单调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道夺目的风景线。渐渐地,“开卷有益”流行起来了,我们在一次次的课下捧读中会心一笑,自是另有一番滋味。
也记得,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交流会上,我们将自己与书的故事娓娓道来。那里有贫困同学用劳动换书的经历;也有废寝忘食,躺在被窝打起小手电“开小灶”的“拼命三郎”;亦有在课堂上自以为掩饰得天衣无缝而偷看课外书,最终还是没逃过“老班”的火眼金睛的同学趣闻;更有在会上立誓说决心献身文学长河的有志之士……每个人的历程都不一样,而书带给每个人的感动和精彩却是同样的深刻。
与书同行,收获成长
难以忘记自己的文章第一次变成铅字刊登上报时,我挥舞着那小小的“豆腐块”激动地绕着操场狂奔了三圈,傻笑了半天。第一次拿稿酬我买了一支钢笔来慰劳自己,一路上记录我所有的故事。现在,当年买下的钢笔已“老态龙钟”了,却依然书写流畅,更显英雄本色。而我,从最初获奖的激动渐渐变得宠辱不惊。写文章不为拿奖,只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的一种情感倾诉,最希望传递自己内心那份最真的情感。
一路上,我怀抱着心爱的书,走遍了凹凸不平的泥泞小路,走过了熙熙攘攘的大街,走出了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走在静谧的校园风雨走廊中。她睿智,教会我人生的真谛;她灵动,叩击我心灵的窗户,她是引路者,指明我前进的方向;她是太阳,绚丽灿烂,她又是清泉,隽永甘甜。
在书中体味人生,在人生中品味书本。她在召唤着我,唤我
与书为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