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不同时期预防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不同时期预防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
作者: 摘要 为探索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技术,于2019年4月开展了不同时期喷施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预防小麦赤霉病以小麦破口期、扬花初期和籽粒形
供试药剂:有效成分含量为30%的唑醚·戊唑醇悬浮剂。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分别为于小麦破口期(全田约50%以上小麦植株已破口露穗)施药1次(A);于小麦扬花初期(田间见花)施药1次(B);于小麦破口期和扬花初期各施药1次(C);于小麦扬花初期和籽粒形成初期(扬花结束后3 d)各喷施1次(D);于小麦破口期、扬花初期和籽粒形成初期(扬花结束后3 d)各施药1次(E);于小麦扬花盛期和籽粒形成初期(扬花结束后3 d)各施药1次(F);于小麦扬花末期和籽粒形成中期(扬花结束后6 d)各施药1次(G);参照处理C的施药时间喷2次清水,不施药(CK)。试验采用大区无重复设计,每处理面积均为120 m2,将调查预防效果时每处理确定的3个调查取样点调查和取样考种的数据作为3次重复,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实施
本试验选择在阜南县鹿城镇张堂村田庄组某农户的麦田进行。于2018年10月26日,用行距25 cm的宽幅式种肥同播一体机播种,播种量为225 kg/hm2,种肥同播施高氮复合肥(28-6-6)750 kg/hm2。2019年3月20日,小麦处于拔节孕穗中期, kg/hm2。4月8日,小麦生长发育到孕穗后期,长势良好。施药采用二次稀释法,用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75 mL/hm2兑水450 kg/hm2配制成水溶液,均匀喷施于小麦穗部和茎叶上。
调查内容与方法
施药后,待各处理小麦赤霉病充分显症后,每处理3点取样,每点确定1 m2,分别数取小麦总穗数和病穗数,计算病穗率;于小麦成熟后,每处理3点取样,每点收获1 m2,脱粒后取1 000粒麦粒数取其中的赤霉病病粒数,计算病粒率。以病穗率和病粒率2项指标作为分析判断预防效果的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病穗率
从表1可以看出,各施药处理中,以处理E的小麦病穗率最低,%,病穗预防效果最好,%;其次为处理C,%,%,;其他施药处理的预防效果均不是太理想,%,预防效果均未达到75%;%。
病粒率
从表2可以看出,各施药处理中,以处理E的小麦病粒率最低,%,预防效果最好,%;其次为处理 C,%,%,;其他施药处理的预防效果均不是太理想,%,%。 3 结论与讨论
预防小麦赤霉病适宜的施药时间区间在小麦破口期至灌浆期,最佳施药时间分别为小麦破口期、扬花初期和籽粒形成初期。小麦破口期施药,主要可预防赤霉病菌从小麦穗颈节侵染危害,造成整穗死亡和霉变;扬花初期施药,主要是预防赤霉

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不同时期预防小麦赤霉病效果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妙玉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