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SS
(一)S-S法原理
从认知研究的角度,般将语言行为分为语法规则、语意、语言应用三方面。S-S法是依照此理论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评定的,在此检查法中对"
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促进学习有关的基础性段能将某事物,事态用2~3个词组连成句子。此阶段中又将两词句和三词句分成两个阶段
(1)阶段4C-1两词句:开始学习用2个词组合起来表现事物,事态的阶段。儿童在此阶段能够理解或表达的两个词句有各种各样,在本检查法中仅举了四种形式即:[属性(大、小)+事物]、[属性(颜色)+事物]、[主语十宾语]、[谓语十宾语]。
在日常生活中,如不设定一定的场面检查是很困难的,另外,注意选择项图片不宜太多,否则儿童进行起来很困难。
(2)阶段,4-2三词句:此阶段与[阶段4-1词句]同样,但考虑到句子的多样化,在此仪限定两种形式。即[属性(大小)+属性(颜色)+事物],例如:大红帽子,小黄鞋等;[主语十谓语十宾语
]例如:妈妈吃苹果。
另外在"阶段5,语法规则”中也有三词句,但有所不同,阶段4的句型是非可逆句,主语与宾语不能颠倒,如:"妈妈吃苹果;而不能为"苹果吃妈妈"0
.阶段5能够理解三词句表现的事态,但是与阶段4-2的三词句不同的是所表现的情况为可逆。5-1阶段为主动语态,如:"乌龟追小鸡”。5-2为被动态,此阶段中要求能理解事情与语法规则的关系。如:"小鸡被乌龟追”等。
(四)检查用具和检查顺序
,为了节省时间,对年龄较大或水平较高
的患儿没有必要进行全部的检查,可按以下顺序:①不可用图片检查的患儿:可用实物进
行检查(1)〜(2);②可用图片检查的患儿,在3〜2阶段以上,用图片检查单词〜词句
检查。③发育年龄在3岁以上、能进行日常会话者,进行阶段4~阶段5,以词句检查为
主。
(五)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评价总结、诊断和分类
.评定总结和诊断检查结束后,要对检查结果和问诊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各种信息。如对磁共振、CT结果等进行评价、诊断。S-S法检查结果显示的阶段要与实际年龄语言水平阶段进行比较,如低于相应阶段,可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各阶段与年龄的关系
.分类
(1)按交流态度分类:分为两群:工群,交流态度良好;II群,交流态度不良。
(2)按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分群:原则上适用于实际年龄3岁以上儿童。分为APC三个主群。但是要注意到这种分群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语言的发展,有的从某一症状群向其他的症状群过渡。
根据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相关的检查和操作性课题(基础性过程)的完成情况相比较,将以上的A和C群又分为6个亚群。
A群:言语符号尚未掌握,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的检查在3-1阶段以
下,不能理解口语中的名词。
A群a:操作性课题和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的相关检查均落后于实足年龄。
A群b:操作性课题好于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的相关检查。
B群:无亚群,但应具备以下条件和言语表达困难:①实足年龄在4岁以
上。②词句理解在4-1阶段以上。③一般可以用数词表达。④言语模仿不可,或有波动性。⑤上述④的状态,持续1年以上。⑥无明显的运动功能障碍。
:语言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条件为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相关检查在3-2
阶段以上。亚项分类:
C群a:动作性
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SS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