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原师范学院物理系物理学专业( 教师教育) 本科培养方案专业序号: 070201 专业名称:物理学(教师教育)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 21 世纪需要的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从事物理教学基础和物理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能胜任中学物理教学,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技术和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具有不断进行自我发展能力的专业人才。二、培养规格与基本要求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4 .掌握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条件进行实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的能力。 5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以及物理教学的新-2- 成果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我不断发展的能力;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及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具有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厚实的计算机知识,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6、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电子信息科学的一般专业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在电子信息领域及相关部门从事基本的设计与开发、教学和管理的工作;了解电子信息学科的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 课程设置为了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本专业贯彻高等理科教育要“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的原则,课程设置体现了基础学科类专业实行“前期”加强共同的学科基础,“后期”按两种规格的不同要求分流培养的方法在同一专业内培养两种基本业务规格的人才的要求, 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调共生的、与21世纪社会发展相适应且富有弹性的“平台——模块”式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由五大类课程组成,即: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教育类课程。实践课程体系由实践必修课程和具有一定弹性和灵活性要求的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体系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协调的课程特征。主要专业理论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数学物理方法、近代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电子线路。主要专业实验课程: 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中学物理实验。主要物理教育课程: 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实验、物理教育研究、物理测量与评价、物理学史、中学物理 CAI 课件制作。主要电子技术课程: 电工学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实验、信号与系统、传感器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实验。-3- “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结构表教学平台课程模块课内学时学分备注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学分数占总学分比例公共基础课程平台思想政治类课程模块 316 % ( 不含公共选修课) 16 % ( 不含公选课)72 课时为三笔字与微格教学大学外语模块 280 16 大学体育模块 1388 信息技术课程模块 1026 军事理论课程模块 322 教育类理论( 实践) 课程模块 142 ( 72)8(4) 大学语文模块 362 公共选修课程模块 144(8) 学科基础课程平台物理学基础理论课程 1121 %/ % 62 %/ % 含高等数学教学论专业方向分流课程教学平台物理教育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太原师范学院物理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