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页 共 12 页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地理区时的计算
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沟通,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根据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心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
假如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时,时区数=M;n>°时,时区数=M+1)。
依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心经线的经度)。
:
假如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假如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假如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时。
:
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
由于全天采纳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遇到跨年、月时,要留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日界线
日界线简洁地说就是“今日”和“昨天”的分界线。从本初子午线起先,假如向东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早12小时;假如向西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晚12小时。这样,同是180°经线,时间却相差24小时。因此,国际上规定,把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既是一天的起先,又是一天的结束,即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值得留意的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并非与180°经线完全重合,受各国领土的影响,有些地方日界线不得不变更它的位置而发生弯曲。另一条日界线为0时日界线(或半夜日界线),0时日界线向东到180°经线之间为“今日”,向西到180°经线之间为“昨天”。0时日界线的位置是不断改变的,在地球上,0时日界线是不断自东向西移动的。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找寻时间计算的切入点
在计算时间时,能够快速、精确地找到一个切入点,既可提高做题速度,又能提高做题的精确率。
:
由于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所以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
苏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