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导学案
编写谢明贵
【学习目标】
1、 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 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爱莲说》导学案
编写谢明贵
【学习目标】
1、 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 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难点: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衬托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莲花欣赏,交流导入。
1、 图片展示:吟诵莲的诗句,充分感受莲之风韵。
图片展:学生欣赏无穷碧的莲叶,别样红的莲花,并吟诵莲的诗句,充分感受莲之风韵。
例:《乐府》中的“7工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唐诗中的“留得残荷听雨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交流引读:
同学们,莲花乂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 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 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这里的莲以高尚纯洁的形象出现,表现出它特有的 廉洁、活正,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的品质。(板书课题及作者)
2、 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 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 ,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3、 题解: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呢“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 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二、熟读背诵,积累理解。
1、 读一读:诵读课文,把握下列难读的字词。
f ai y u n i zhu 6 q in cn y cd man zh 1 y 1 t ing
蕃淤泥濯清涟快蔓及益 亭
t in g j in gzh i xi e w(ti y ai
亭 净植 亵玩焉
2、 译一译: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三、合作探究,文句品析。
1、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活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活,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活涟而不妖” 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活” 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
敢轻侮
2、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 讨论明确:不是。是为了歌颂具有莲花那样高尚品质的人。
3、 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讨论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 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4、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
爱莲说导学案及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