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财村用乡监管 2008年,当“村财村用乡监管”柜组在彬县出现,混乱糊涂的财务收支、累积已久的干群矛盾都已是过去时。彬县,因其规范的农村财务管理在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曾经隐患丛生的村级财务在农村,村级财务、计划生育、土地及合同被称为四大引发矛盾的顽疾。这其中,村级财务排名第一。农村财务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财务混乱,账目不清,并直接引发干群矛盾。“农村财务人员直接由村干部任免,素质普遍不高,村干部的财务监督职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彬县财政局会计科科长刘玉娥说。事实上,由于执行政策规定很难到位,村里经常出现“多面账”、“无头账”,私设“小金库”现象屡禁不止,白条满天飞, 一抓一大把。针对上述问题,彬县从2002年就率先在咸阳市开展“村财乡监督”,并于当年全面推广实施。村级财务收支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公开化、透明化,大大减少了因村级财务问题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在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8年,彬县财政局再次大胆创新,在不改变村组织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处置权的前提下,采用“村财村用乡监管”工作模式,形成了分村建账、集中管理、账户统设、票据统管、采购统办、规范收支、定期公布、上下监督”的村财乡管模式。组合拳下的改革“村财村用乡监管”的新模式意味着一场新的改革。彬县财政局局长杨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希望在新模式的支持下,使村级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为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彬县财政局推出完善制度、选调人才、络管理等系列组合拳。没有制度不成方圆。在主管乡村财务的综改办副主任车健文认为,各项制度的完善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村财村用乡监管”改革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在财政局的统一部署下,一场建章立制的大运动在各村轰轰烈烈地展开。“乡村财务服务中心”参照乡财县管工作规程,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流程和业务办理程序。岗位责任制和资金管理、财产管理、票据管理、财务审批、民主理财等各项规章制度得以建立健全。根据岗位设置情况,各村设立“村财村用乡监管”柜组,工作人员暂设2名,分别担任记账会计和审核会计。刘玉娥告诉记者,在选拔工作人员时,管理部门的要求非常高,35名一线会计都是由农业系统和县财政局共同选拔的, “他们不仅要有政治素养和会计知识储备,还要能熟练操作计算机,都是业务骨干。”随后,彬县财政局利用已成熟的“乡财乡用县监管”络办公模式,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将数据资料存放在县财政局数据服务器中,每月10日前编制村级财务会计报告,并抄送各村村委会,最后由村委会负责张榜公布。彬县的管理经一场“村财村用乡监管”的变革,彻底改变了彬县以往村级财务是本“糊涂账”的窘态。“实施村财乡管是确保资金安全的必然选择,充分发挥了乡镇财政所业务力量强的优势,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及财务公开,既有效堵塞了财务管理漏洞,又密切了干群关系。”杨
村财村用乡监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