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 快乐成长
主讲: 龚 徽
一、心理上的适应
二、生活上的适应
三、学习上的适应
四、科学家教促成长
幼小教育的不同之处……
幼儿园教育
小学教育
学
习
学习环境
宽松活泼
幼小衔接 快乐成长
主讲: 龚 徽
一、心理上的适应
二、生活上的适应
三、学习上的适应
四、科学家教促成长
幼小教育的不同之处……
幼儿园教育
小学教育
学
习
学习环境
宽松活泼
严谨规范
学习内容
以动手动脑的游戏为主
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习形式
培养学习兴趣并进行知识启蒙教育,没有考试。
系统学习,需要完成作业,有考试的任务和压力。
生
活
教育不同
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生活,保教一体。
老师侧重于学习与品德的教育,生活照顾相对较少。
时间不同
30分钟教学以玩为主
40分钟课堂以听课为主
行为规范不同
较自由,鼓励孩子自由发展。
较规范,学校规章严格。
交往不同
多在老师和家长视线范围和老师的组织范围内与小朋友交往。
课间、课外由学生自由支配和小朋友交往的独立性强。
幼小教育的不同之处
1、明确上学目的
2、培养向往之情
3、培养心理素质
(独立、好奇心、合作、自我约束、关心他人、责任感)
4、培养良好学习品质
(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
一、心理上的适应
二、生活上的适应
1、遵守时间训练(作息时间的调整)
2、游戏、交通、饮食、生理安全
3、培养自理能力
4、培养人际沟通能力
3、培养自理能力
据一次对我国某地小学生的调查资料显示:
● 低年级学生27%不会洗脸,37%不会穿衣,30%不会扫地,97%不会整理书包;
● 中年级学生57%不会洗碗,60%不会整理房间;
● 高年级学生63%不会烧饭,57%不会钉纽扣。
4、培养人际沟通的能力
● 有效表达自己的意思
● 能够主动与人礼貌接触(自我介绍)
● 接受跟自己不同的人(不歧视特殊学生)
● 能够妥善处理别人的不当言行
● 能够面对公众说话(自信)
三、学习上的适应
1、培养学习的兴趣
● 参观小学
● 肯定老师
● 看大哥哥大姐姐的作品
三、学习上的适应
2、培养学习习惯
● 正确的读写姿势
● 专心听讲的习惯
● 良好的阅读习惯
● 爱惜学习用品
三、学习上的适应
3、学习用品的准备
● 文具盒 简单实用
● 书包 不要太大 超体重十分之一影响身体
● 铅笔 HB
● 不带铅笔刀(每天最少5-6枝)
● 少用橡皮
四、科学家教促成长
1、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 养成学习家风
● 提供固定学习空间
● 创设温馨家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 走出隔代教育误区
2、学会和老师家校沟通
● 了解学校要求
● 永远不在孩子面前说学校的不是
● 坚决维护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 正确看待老师请家长
● 履行小学生家长义务
● 按老师的要求调教孩子
● 谨慎处理与别人的冲突
小学生家长义务
◆ 全面关注孩子的健康发展
◆ 督促检查孩子的作业
◆与教师对孩子的要求一致
◆ 对教师交代的事情积极完成
◆理解教师的教学教育暗示及时反馈
小学生家长“十个别”
◆别以繁忙为借口推卸教育责任
◆ 别企望教师过度照顾自己的孩子
◆别将孩子的错误归咎为自己的不是
◆别对自己的孩子自以为是
◆别一味责备别的孩子的不是而不作自我检讨
◆ 别动辄以向学校报告而向教师施压
◆别只听片面之辞而对老师偏激
◆别教师面前背后两个样
◆ 别当着老师的面冲孩子发火
◆别对自己的孩子关爱过度
一年级家长必须陪督
◆ 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知道怎么上学。
◆ 此时的陪读和督促好比当初教他如何走路。
◆ 前半年不出差、不担任单位重任。
◆ 自觉性强的孩子,家长可以“遥控”督促。
◆ 自觉性较差的孩子,家长就要亲临“现场,
边扶边放。
◆ 好动、不自觉的孩子,家长要紧跟。
◆ 有“多动症”的孩子,家长要陪读陪学,直
到“多动症”有好转。
1、不要否认梦想 2、不要一成不变
3、不要只凭经验 4、不要转移家长焦虑情绪
5、不要强行灌输 6、不要随意惩罚
7、不要只盯缺点 8、不要揠苗助长
9、遇事要多沟通 10、加强投入
11、适可而止 12、防微杜渐
父母要做些什么呢
幼小衔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