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实验五--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实验报告(共8页).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实验五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一--专注---专业
T再=(绝对温度计)
金属中有杂质存在时,最低的再结晶温度显著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杂质均使再结晶温度升高。
为了消除加工硬化现象,通常退火温 度要比其最低再结晶温度高出100—200℃。
变形金属经过再结晶后的晶粒度,不仅会影响其强度和塑性,而且还会显著影响动载下的冲击韧性值。
再结晶后晶粒的大小,不仅与再结晶退火的温度有关,而且与再结晶退火前的变形度有关。在同一再结晶退火温度下,晶粒度的大小与预先变形程度的关系,如图5—1所示。
当变形度很小时,由于晶格歪扭程度很小,不足以引起再结晶,故晶粒大小不变。当变形度在2~10%范围内时,金属中变形极不均匀,再结晶时形核数量很少,再结晶后晶粒度很不均匀,晶粒极易相互并吞长大,这样的变形度称“临界变形度”。大于临界变形度后,随着变形度的增加,变形愈均匀,再结晶时的形核率便愈大,再结晶后的晶粒便愈细。
在进行冷塑性变形时,应尽量避免在临界变形度下变形,而采用较大的变形度,以获得较细小的品粒,临界变形度,因金属的本性及纯度而异,铁为7—15%,铝为2~4%。
三、实验任务
1、测定纯铝再结晶盾晶粒大小与变形度的关系9;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2、测量工业纯铁不同变形度(0%、20%、40%、60%)试样的硬度;
3、观察a-Fe,纯铝滑移带,锌的变形挛晶、a黄铜的退火孪晶的特征,并拍摄组织照片,分析形成原因。
四、实验方法指导
1、实验设备和材料
(1)金相显微镜;(2)手动拉伸机;(3)加热炉;(4)布氏硬度计或洛氏硬度计;(5)纯铝、纯铁滑移带试样;(6)常温下变形度为10%的锌变形孪晶试样;(7)变形度为40%的黄铜,经750℃退火30分钟的退火孪晶试样;
(8)变形度为0%、20%、40%、60%的工业纯铁试样一套;
(9)尺寸为140X12X 。
2、实验步骤 .
实验前学生应仔细阅读附录六,预习布氏硬度计和洛氏硬度计的原理,构造和操作,并阅读实验指导书。
(1)六人一小组,一人一纯铝片。
用软铅笔在铝片中部划出l00mm长度的计算距离,刻度线间距离的测量力求准确,试片两端打上编号,编号顺序见表5—1。
(2)在拉伸机上分别将试样拉到所要求的尺寸,拉伸时纯铝片的长度方向必须平行于拉伸方向。
(3)将变形后的试样集中起来,一起放入500—6Q0℃的炉中加热30分钟,试样冷却后(可用水冷)进行宏观腐蚀,以显示晶粒大小。
表5—1
试样编号
1
2
3
4
5
6
要求变形度%
1
3
6
9
12
16
变形后的计算长度㎜
101
103
106
109
112
115
腐蚀:
① 用1:1的硝酸盐酸溶液浸蚀

实验五--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实验报告(共8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gthpsa
  • 文件大小17.38 MB
  • 时间2022-03-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