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
第期(总期)
【工商管理】
突破性创新、互补性资产与企业间
合作的整合研究
薛红志, 张玉利
(南开大学商学院,天津)
摘要主导企业在技术变革中经历了技术劣势后,这种劣势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商
业劣势取决于突破性创新的破坏幅度。如果新技术只破坏了主导企业的技术能力而没有
破坏互补性资产的价值,那么主导企业的绩效将会改进;如果新技术同时破坏了主导企业
的技术能力和互补性资产的价值,那么主导企业的绩效将会下滑。正是由于大量突破性创
新属于前者并且主导企业控制了大部分的互补性资产,开发了突破性创新的新进入企业
只能与主导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分享创新利润。
关键词突破性创新; 互补性资产; 企业间合作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突破性创新对主导企业的影响
很多学者将技术创新分为两类:一类是平滑的、渐进性和累积性的,称为渐进性创新;另一类是
不连续和破坏性的,意味着质的跳跃以及与既有技术的显著脱节,称为突破性创新。他们对主导企
业造成的影响截然相反:渐进性创新倾向于改进和拓展既有技术,进而有利于主导企业并强化现
状;突破性创新倾向于破坏和替代既有技术,通常有利于新进入企业并创造新的竞争格局。基因疗
法、电子商务、、优盘、智能传感器和数码相机都是我们这个时代出现的突破性创新,它们正在
重塑所在产业的竞争格局或创造一些新的产业。这对于新进入企业而言是激动人心的,因为他们能
够利用新技术制定新的竞争规则,然而主导企业却成了受害者。主导企业一般感知到自己必须参与
新的技术竞争,但通常采取防御措施,即积极提升既有技术的性能以保护其核心市场。
从机械表向电子表的转换导致主导机械表制造企业在财富上的剧烈变化,在仅仅年的时间
里,机械表时代的主导制造商(主要是瑞士企业)的市场份额就快速下跌,而投资于新兴电子技术的
企业(最显著的是香港和日本企业)则显著提升了其市场份额。静电复印术使复写纸制造商全部破
产,而施乐公司作为创新者上升到了产业主导地位。尽管其他因素也起了很大作用,但突破性创新
是其中重要的破坏力量。在相似的案例中,各种突破性创新都会引发大规模的产业动荡,伴随着快
速的进入和退出、破产和并购,以及市场领导地位的变更。总的来说,开发突破性创新的企业上升到
市场主导地位,而那些继续保持既有技术的主导企业逐渐出局。从( )提出“营销近视”概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业活动与组织互动的价值创造过程及其管理研究(”批准号)。
作者简介薛红志(—),男,河北保定人,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玉利(—),男,吉林集安人,
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念开始,大量文献警告主导企业要注意突破性创新所带来的威胁,并督促他们为下一轮的“创造性
破坏”做好准备。而且,这些研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下一轮的技术变革、努力创造和开发新技术、寻
找突破性创新、追求技术跨越以及做先行者而不是追随者。相应的理论逻辑似乎很简单:率先开发
明天的技术能使你主导明天的市场。
然而,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如果主导企业拥有必要的资源和能力,它们就可以成功地适应突
破性创新。和()对美国汽车产业的研究表明,即
突破性创新_互补性资产与企业间合作的整合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