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儿园活动区域的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08〕02-0041-02 活动区域教育是近几年来我国幼儿园中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主张教师根据幼儿的兴了“进区卡〞的制度,每个孩子一张进区卡〔上面贴有孩子的照片〕。因为区角都是5~7个孩子玩的空间,所以我们在区角的入口处都贴有进区卡袋子,就7个卡口,如果卡口满了,那别人就不能进了,这样就防止了有些区角人多玩不开,有的区角无人玩的现象,让孩子自己进行错误控制,这样孩子的参与性就广些了。有了开放的空间,有了孩子的广泛的参与,活动区就真正发挥了其教育功能。
。每位教师在创设活动区时,肯定都是要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相应的区域教育目标,从而设置相应的区角。可是再新奇的事物,幼儿玩多了也会感到厌烦的,这样的活动区势必失去其使用价值了。因此,这时教师往往都会及时改变策略,对区角的材料及时进行更新或者重新开设新的区角,但不论教师怎样变幻,一定要和你制定的教育目标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区域活动价值,也只有把目标性和可变性结合好了,才能创设出更有教学价值的区域。
二、创设活动区材料的选择和设置
活动区的材料是幼儿进行活动区活动的主要学习工具,是“支柱〞。这就意味着材料的投放是重中之重,决定着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可能获得的什么样的学习,获得哪方面的开展。
、数量合理的材料。教师在为幼儿选择材料时必须首先注意材料的质量,那就是平安性能是第一位的。现在许多的幼儿园把废物利用和区角材料的投放联系的非常紧密,其实这是大家的一个误区。如果结合好的话倒是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可往往大家在实践过程中忽略了许多重要的、可以说是关键的东西,有点本末倒置了。其实区角材料的选择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平安性,其次就是实用性和美观性。孩子都是喜欢色彩鲜艳的玩具,旧的、残缺的玩具孩子是不喜欢的。比方,我们在“小诊所〞的材料投放上就是没有废物利用,因为诊所是看病的地方,应该是整洁的,一尘不染的,给孩子的第一印像就应该是这样,视觉上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定义。诊所里的一次性注射器是绝对不能废物利用的,应该是新的(针头要去掉),以免细菌给幼儿带来伤害。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只要注重了孩子的特点,通过废物利用来补充区角的活动材料也是最好不过的了,还能起到提高孩子环保意识的作用。比方说超市,需要大量的物品,不可能都到超市买真的来,这个时候就可以废物利用了,但教师一定要注意物品要清洗消毒,保证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的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材料投放的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孩子互相之间为对方效劳,让好的东西共同分享,这样还可以让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低。比方图书角这一块,可以让孩子每人带一到两本图书投放到区角去,这样可以让大家看到更多不同种类的书了,甚至每两个星期孩子还可以换两本,这对于孩子本身来说也是一种高兴,不但自己看到了很多书,也为集体出了一份力,何乐而不为呢?
区角材料投放的数量应该是够5~7名幼儿玩就行了,千万不要有多多益善的想法,多了只会是浪费,要恰到好处,一般是小班的孩子3~4件为宜,大班的孩子8~10件为宜,一式两份。也可提供2~4人共同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以培养他们的分享和合作的习惯。
2
浅议幼儿园活动区域的创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