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8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中的基础知识.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中的根底学问
附1:熟识散文类型
。以记叙人物、事务、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记叙散文叙事较完好,人物形象显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像,但又有明显的区分。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深思遐想,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有关的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原定的主题思想。
。通过景物描写,在写景中融进写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游记以游程行踪为线索。即游记性散文
附4:散文构件的作用
(一)题目①对象;②体裁;③线索、象征、观点、主旨等。
(二)开头⑴点题;⑵总领;⑶引出;⑷衬托渲染
(三)主体部分⑴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⑵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观点看法
(四)结尾 ⑴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⑵ 首尾照应(开头、题目)
附5:表达技巧常用术语及其作用
(1)表达方式
叙述:(顺叙:能按某一依次(时间、空间)较清晰地进展记叙。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务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好,构造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溢饱满);
描写:(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事务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抒情:(干脆抒情、间接抒情)在开头能定文章基调;在结尾能升华主题;
争论:在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中间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说明:在散文文体中不常用。
(2)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象征):借助某一详细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比照: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显明、更突出。
衬托(正衬和反衬):用相像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衬托出主体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相像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衬托有主次之分,
比照没有主次。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比照使主要形象更加显明外,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宠爱赞美或指责挖苦的感情。
引用:或引用传闻故事,增加文章的传奇性和神奇色彩;或引用诗歌,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或引用名言,使文章具有劝服力。(important)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衬托心理、衬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衬托思想感情。
渲染衬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务、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理解渲染与衬托的区分: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衬托作用。二者也有相穿插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
衬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动静相衬:使表达更中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白描:简练,不加渲染和衬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虚实相生: 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显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提醒题旨构造紧凑,笔墨集中。
以小见大:由平凡微小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根底上创建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常常在一起运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饱满、生动,增加文章的艺术表现力。(理解联想的类型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①接近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另一事物的一种联想。②类似联想,是依据事物的相像点而产生的一种联想。③比照联想,是依据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想。④因果联想,是依据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想。)
布局谋篇:开宗明义;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过渡自然、承上启下;衬托铺垫、前后照应;伏笔照应;照应开头;首尾照应;总结上文;卒章显志;主次详略得当;构造严密,完好匀整;起承转合,曲折有致;设置线索(时间、空间、逻辑、情、理、物等)、层层深化;材料典型、真实、新奇、有力等。(important,最少会说10个)
(3)修辞手法
比方:用跟甲事物有相像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也叫"譬喻"、"打比方"。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邃为粗浅、化抽象为详细、化冗长为简洁。
比较: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绘、说明。 比较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
作用:语言生动形象,蕴涵丰富;色彩显明,描绘形象,印象深入;感情剧烈,引起共鸣。

2018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中的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112770869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