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发热中医诊疗方案.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发热中医诊疗方案发热发热( fever ) 是邪毒内侵, 正邪相争, 营卫失和, 或因饮食、劳倦、七情所伤,以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逆乱,阴阳失调,阳气偏盛而反映到临床的病理症候。发热是许多发热性疾病的共有特征,一般来说,热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疾病的进退和预后,并且是验证治疗效果的标准。常见病因(一)感染性发热 1. 病毒性感染, 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小儿麻痹症、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 2. 细菌性感染, 如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心内膜炎, 败血症、大叶性肺炎、猩红热、菌痢、丹毒等。 3 .支原体感染,如支原体肺炎。 4 .立克次氏体感染,如斑疹伤寒、恙虫病。 5 .螺旋体感染,如钩体病、回归热。 6 .真菌感染,如放线菌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 7 .寄生虫感染,如疟疾、急性血吸虫病、阿米巴肝病。(二)非感染性发热 1 .变态反应与过敏,如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 2 .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炎。 3. 组织坏死与血液吸收, 如急性溶血、急性心肌梗塞、内出血、肢体坏死、大面积烧伤。 4 .血液病、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癌肿、肉瘤。 5 .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状腺机能亢进、重度脱水。发热中医诊疗方案 6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如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脑出血、脑震荡。 7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神经官能症。中医学认为,外邪是外感发热的主要病因,正衰邪盛、营卫失和是外感发热的主要病机,由“毒”致热是外感发热的主要病理因素。所以,近年来静脉滴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治疗外感热病,显示了多相药理作用的优势。①通过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打破了激活环节; ②直接进入血液,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粒细胞激活内致热原;③中药静脉滴注可直接抑制或杀灭病原体, 对抗其毒素; ④能调节机体对病原体入侵所产生的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反应, 使过高的体温降下来; ⑤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减少炎性渗出。临床思维应详细询问发热过程、发热类型与规律性,是否伴有寒战或出汗,并了解各系统的症状,以及预防接种史、传染病接触史、居住生活史等。还要对有关体征的辨认和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一)临床表现特点的辨认 1 .卫气营血发热之临床特点: (1) 卫分辨证: 属卫气抗邪阶段, 机体内发生各种防御代谢活动, 没有出现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主症是发热,恶风寒,少苔,脉浮。(2) 气分辨证: 属正未虚, 抗病力强的阶段。机体对致病因子呈亢进性反应,机体的代谢反应尚旺盛,脏器的病变以充血、水肿、变性为主,其中可能是某一组织或脏器的某部分病变突出明显,但是可逆性的。主症是高热而不恶寒,口渴,舌苔黄。(3) 营分辨证: 属脏器受损, 功能障碍阶段。机体部分脏器或组织的坏死改变, 并能累及神经和心血管系统。主症是发热夜甚, 口干不甚渴、斑疹隐隐, 发热中医诊疗方案烦躁,神昏,舌绛,脉细数。(4 )血分辨证:属于神经、循环功能障碍阶段,脏器损害进一步严重,免疫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可能致心、肝、肺、肾的功能衰竭、 DIC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严重紊乱。主症是高热,躁扰昏狂,斑疹透露,有出血倾向、舌深绛。 2. 伤寒高热之临床特点: 伤寒发热除寒邪袭表外, 与患者平素的心肾阳虚、脾胃气弱有密切的关系。阳虚气弱则卫表不固,易招邪侵,伤寒高热之特点有四: (l )伤寒高热在发病前多有寒邪外侵的历史。(2 )即使热势甚炽,仍有畏风恶寒证候。(3 )一般无汗或汗出不畅。(4 )脉象多数,但多见浮软、虚弱、重按无力,尤以阳虚气馁的为多。 3. 内伤发热之临床特点: 内伤发热多因饮食、劳倦、七情所伤, 以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逆乱,阴阳失调,造成阳气偏旺而出现发热。其起病较外感发热缓慢,病程一般较长,发展较慢,变化也不多,其证多为虚实夹杂或多为虚证,多伴有脏腑功能失常或损害的表现。 4 .辨发热之虚实: (l) 虚热: 多见于内伤发热, 其热势多不甚, 且缠绵难愈, 常兼见其他虚象,脉多细数。(2 )实热:多见于外感发热,其病情较急,热势较高,发展变化较速,脉多浮数。 5 .辨热型的不同: (l )壮热:多见于伤寒阳明病和温病的气分阶段。(2) 潮热: 腑实性潮热, 症见身热汗出蒸蒸, 腹胀满实拒按, 热势至夜加发热中医诊疗方案重。虚热,如肺阴虚之潮热症见午后或夜间发热,两颧潮红,咳嗽咯血,舌红少苔,脉细数。(3) 寒热往来: 分疟性寒热往来、热入血室寒热往来和少阳寒热往来之别。 6 .辨寒热之真假: (1) 真寒假热: 症见身虽热而反欲得衣被, 口虽渴但喜热饮, 舌苔黑而润滑,脉虽数不鼓手指,按之无力,微细欲绝。(2) 真热假寒: 症见身虽大寒不欲近衣, 口渴而喜饮冷

发热中医诊疗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17-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