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doc1 浅谈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医院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 HIS )在我国各级医院中逐步推广应用并不断发展。目前医院急需经过系统教育、熟练掌握医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新生代医护人才。总结多年教学经验, 我认为在中职卫校讲授计算机, 应将医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 才能达到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提高学生处理医学信息的能力。关键词: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2-1578 ( 2016 ) 01-0371-01 1. 当前中职卫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文化基础薄弱, 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目前, 中职卫校生源普遍不理想,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较低[1] 。在中学阶段, 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得不到保障, 大部分学生缺乏利用计算机去解决问题、获取信息的意识, 平时很少就某个问题通过计算机去解决或通过计算机网络去查阅资料,计算机自学能力欠佳。 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学习主动性。调查发现, 中职卫校很多的学生对计算机课不够重视, 认为计算机可学也可不学, 上机操作时总是想着上网浏览网页, 聊天, 玩游戏,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持消极态 2 度。很少去认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 学生这样毫无目的和动机的学习态度必然导致当前的中专卫校计算机教学实效性低下。 计算机基础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缺乏创新,课堂缺乏互动。目前的中职卫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比较陈旧的,缺乏创新。很多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还基本是局限于最为传统的教师讲授和学生上机练习的传统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索然无味,师生缺乏互动,整个教室(机房) 死气沉沉的状况,不利于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和技术。 中职卫校没有专业的计算机教材, 计算机教学与医学实际应用脱节严重。当前很多的中职卫校使用的计算机教材基本都是直接拿了通用的职业学校的, 没有针对性, 同卫校学生的教学实际也不符。用这样的教材来授课, 显然是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的, 这样培养出来的中职卫校毕业生也是无法适应或胜任社会实际需要的。 2. 当前中职卫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 优化教学内容, 抓实技能培养。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即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应用处理医学信息能力。因而, 在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中,必须优化教学内容,要注意提升教学内容设置的社会适度性,强化计算机教学服务职业岗位本位的设计原则, 着力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软件实际应用能力及职业素质, 尤其是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应用处理医学信息能力, 在教学内容和实际上机操作中多融入常见的医学应用案例, 如电子病历、入院记录、出院小结、检验报告单、医药费用明细清单等基本技能, 即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也为学 3 生就业并胜任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改善教学手段, 提升课堂效果。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手段随着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也变得更丰富多彩了, 课堂理论教学也不再是教师凭空讲解了,教学环境发生巨变,多媒体电
浅谈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