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澳柯玛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第1讲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以澳柯玛股份公司为实例
一、研究背景
(一)公司概况
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是在青岛澳柯玛电器公司基础上,于1998年箱的年需求量仅在1200万台。严重供大于求,使得冰箱企业都在全力抢夺市场,降价成为占领市场的重要法宝,竞争异常残酷激烈。国家统计局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冰箱行业一系列的品牌兼并与收购,使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TCL集团与日本东芝在广东南海成立合资公司,快速切入冰箱市场;格林柯尔制冷王国分崩离析,海信接手科龙,进一步深入冰箱领域;四川长虹收购美菱电器,进军冰箱、冷柜业务等等。
国家经贸委资源司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投入使用的电冰箱绝大多数到了报废期,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将有400万台的电冰箱面临“下岗”。升级换代将逐渐超过首次购买,成为冰箱的主流需求,这就决定了我国冰箱市场将更加细分化,并逐步走向高端化、多样化。我们目前国内冰箱行业的恶性价格竞争不会很快来临,原因主要有:各大生产企业实力均衡,目前没有一家具备靠价格战来摧跨对方的绝对实力;利润空间有限,现在的行业平均利润率已降低到5%左右;冰箱行业的竞争已上升到了技术竞争的层次,今后的主要竞争是技术竞争。这些年来,国内冰箱企业一直没有放松对技术创新的追求,每年科技投入都是销售额的3%-4%,技术进步对企业经营增长的贡献率在80%以上。但供求窘境的压力,说明价格战迟早会爆发,到时也就是中国冰箱行业洗盘之时。
2、空调器行业
根据中国家电协会和赛诺市场调查机构联合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空调出口占总量的结构比达53%。《2022冷冻年度中国空调业白皮书》称,,中国家用空调行业产能可满足全球80%以上的市场需求,已经成为世界最大
的空调生产基地。
在2000-2022年这五年中,中国家电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都经历了持续的增长。其中空调市场2022年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2022年上半年,排名前十位的空调企业产能已经突破7500万套,整体突破8000万台,同期增长23%,远远大于空调消费市场需求增长速度7%,直接导致了产能的严重过剩。2022年中国空调行业国内市场总量出现明显下滑,出口量则与去年基本持平。空调器市场已由供不应求向供求平衡、供大于求转移。
空调器行业产值的巨大增长主要源自行业整体规模的扩大。从生产企业的地域分布来看,空调器生产企业比较集中在华南和华东地区。从消费地区市场看,空调器的主要销售地区以华东、华南、中南及华北为主。过度的集中导致竞争加剧。主要空调厂商的产能急剧扩张,规模化优势将进一步挤压其他品牌的生存空间。2022年9月14日,国家信息中心发布《2022年度国内重点城市空调零售市场白皮书》,这份月度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长岭、古桥、先科、小鸭等17个空调品牌在国内市场消失。全国重点城市空调的零售也经历了自1991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空调行业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为了追求市场效应过分关注空调器核心功能以外的辅助技术,进入了浮夸的怪圈;其次,在能源危机和电力紧张的严峻形势下,节能空调的比例还相对较低。
2022至2022年的空调行业。
3、行业前景与市场变化
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丰富的购买和使用经验提高了消费者的理性程度,同时也决定了市场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品牌消费意识增强,对价格的关注开始下降;二是对家电外观的关注度明显提升;三是健康与节能功能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两大主题。
目前连锁渠道商控制着一、二级市场的资源,并且不断将其自身竞争的风险转嫁给供应商,使得家电行业的利润率远低于制造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因此,加快拓展三、四级市场是各家电厂商降低经营风险、实现自身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三、四级市场将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主战场。
技术门槛的提高和行业利润的降低,使得家电行业总体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行业内的拼争已从价格、质量、服务等延伸到整个产业链,竞争不仅进一步加剧而且呈现复杂多样化;二是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可以说这17个品牌决定了家电市场,而其他品牌的地位越来越弱,行业结构优化的趋势非常
第1讲-澳柯玛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