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家族墓地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闻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被誉为岭南第一人。下面是有关张九龄家族墓地的信息,欢送阅读!
张九龄家族墓地
张九龄墓位于广东韶关市北
张九龄家族墓地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闻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被誉为岭南第一人。下面是有关张九龄家族墓地的信息,欢送阅读!
张九龄家族墓地
张九龄墓位于广东韶关市北郊罗源洞山麓。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年间丞相,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春,回乡扫墓,因病逝世于其家中,享年63岁,被溢为文献公。开元东南方二十九年葬。
墓地环境
张九龄家族墓地是广东省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墓地前面是张文献公祠,祠堂后山约120米处是张九龄及其妻卢氏、弟张九皋、九章的墓冢,是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唐代大墓。张九龄为砖室构造,座北面南,平面呈古字形,分墓室、甬道、耳室三局部。墓室为主体建筑,成四角攒尖式顶,,,,四壁及甬道均有侍女蟠桃园等壁画,是广东境内最早出土的、绝无仅有的唐代壁画。墓前神道原有石座像分立于两旁,今有唐岭南节度使、闻名书法家徐浩撰写的《神道碑》和杜甫作诗的《故右仆射相国张九公龄诗碑》。墓下有飨堂。今飨堂内还保存着明清以来的碑刻。 1960年7月,经文物管事委员会愈墓。
张九龄及其家族墓地位于韶关市武江区墩子头村翠珠岭。为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迁葬墓。墓面为半圆土堆构筑,是座砖室墓,平面古字形,通长8米,分墓道、耳室和棺室,墓道和耳室皆为券顶,、、,、~、;棺室为锥形尖顶,、、,有残存人物壁画。墓曾屡次被盗,残存随葬品有陶罐、滑石器具、张拯陶砚和一方墓志铭(见第五章其次节墓志)。墓侧有神道碑1通。墓前现存石羊三只,二进深院落张文献公祠一座,硬山顶,面积约200平方米。墓中出土一批滑石佩饰和两件玉器,较为宝贵。1962年7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文物爱护单位。
墓主
张九龄诞生于官宦世家。少聪明能文,弱冠参与科举考试获中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右拾遗。又登道侔伊吕制科,为左拾遗。他曾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见重视地方官人选,订正重内轻外风气;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格。后因与主政者不合,一度辞官返回家乡。期间,主持修筑梅关古道上的大庾岭驿道,保障了南北交通要道的畅通。唐开元六年(718)返回京城,宰相张说重其文才,称为后出词人之冠。开元十一年(733)被任为
张九龄家族墓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