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史纵 横议
清代名臣姚启圣
■张森奉 已历五载。靖南王耿精忠等人 其他杂派。同时,他还严禁因有 和进取台湾的方案。对此,康熙
和固守在台湾的郑经均参加了吴 亲 属 在 郑 军 之 中 而 “ 株 连 无 帝非常重视,命他“作速来京,
三桂发动的叛乱,史称“三藩之 辜 ” , 更 不 准 借 此 “ 诬 陷 良 面行奏明所见,以便定夺。”但
乱”。他们同清军在福建成拉锯 民”。不久,姚启圣举荐了��名 是,时值鳌拜专权,“以台湾险
之势,清军经常溃不成军,但对 清正贤能之臣,加强对地方弊政 固,难之斗”,主张“可抚而决
百姓则极其野蛮。 的改革。康熙帝高兴地说:“闽 不可征。”同时,他们对施琅尚
姚启圣受命于危难之际,痛 督今得人,贼且平矣。” 有子住在台湾(施琅之子施齐因
感广大百姓既苦于郑军和清兵的 康熙十九年间,在姚启圣等 出师海澄,城陷被俘),心存疑
蹂躪,又苦于贪官污吏的层层剥 人的努力下,平叛接连取得重大 忌。次年,清廷决定裁撤福建水
削。他认为“兵丁尽占民房,米 胜利。但是,满洲八旗兵在多年 师提督。康熙帝清楚朝内局势,
谷发县采买,伕徭繁重难当三 征战中,对福建的骚扰十分严 命施琅为内大臣,封伯爵,隶镶
事,为害最烈�”为此,姚启圣 重。姚启圣目睹了这一桩桩悲惨 黄旗汉军,以示“不疑”之意。
时与“悍将骄兵悉力相持”,严 事实,深为福建的安定和人民的 到了康熙十七年,施琅留居京师
格限制清军滥占民房。他亲自捐 疾苦而昼夜焦虑,他一方面亲自 已有十年,然而,他仍一如既
银修造兵营,将民房还于百姓, 拯救百姓于水火
清代名臣姚启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