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中国速度
吉 喆 杨新洪 十一五期间,中国高铁一路高歌猛进,接连创造了运行速度、运营里程、建设规模多项世界第一,引得举世瞩目。一向比较傲慢的国际铁路联盟把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于12月7日放在中国举办,表明了中国在高铁建设通车
2009年9月28日,温福、甬台温铁路通车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建成通车
2010年1月28日,郑西高铁相继建成通车
2010年4月26日,福厦高铁通车
2010年5月1日,成灌高铁通车
201O年7月1日,沪宁高铁通车
2010年8月20日,昌九城际高铁通车
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开通
今年9月28日,在沪杭高铁运行试验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和谐号” C R H 308 A新一代高速列车动车组,,创世界运营铁路运行试验最高速度。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7055公里,在建里程超过1万公里,已成为世界高铁系统技术最全、继承能力最强、运营速度最高、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接下来,我国还有京沪、海南东环等数条高铁即将通车。从无到有,从有到世界第一,中国高铁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近半个世纪的跨越。
运输格局重建
在客运市场,水运比重低,我国运输主要是“铁公机”的三国演义。在“九五”、“十五”期间,高速公路和民航也得到迅速发展,铁路发展相对滞后。正是铁路发展滞后,给公路和民航创造了发展空间。
2004年,中国政府通过了《高速公路发展规划》,提出用20年的时间建成全国高速公路网,同时建设一批地方高速公路。到2010年,,。截止到2008年,我国民航定期航线航班达到1532条,中国民航业国际航线已达297条,通航46个国家的104个城市,目前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起点联结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航空运输网络。按照所制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的航空运输指标将稳居世界第二位,部分指标甚至可望超过美国。
由于高速铁路车站以及机场一般较偏远,因而具有门到门运输优势的高速公路在200公里以下拥有优势,甚至在300公里内依然比飞机更具优势;但另一方面,汽车的运输能力远小于火车,长途客车可送约50人,仅为普通火车的1/30。高速铁路的优势在中短途运输方面(200~1000公里),一是旅途全程时间短(节省往返机场、候机时间);二是运送能力大;三是受气候变化影响小,正点率高。只有旅程超过了1000公里,飞机才可显露出快速、便捷的优越性。高铁的出现,对公路和民航都产生了巨大冲击,打破了旧有的运输格局。对航空的影响最大,以在500公里到1000公里期间,坐高铁的时间是2小时到4小时,坐飞机不比高铁省时间,但价格、舒适度、安全度高铁明显好于飞机。一些在这区间的航线不得不作出调整。上海到南京的距离是300公里,公路要3个半小时,沪宁高铁行程最快只要73分钟,沿线6个地级以上城市从此进入“同城时代”。公路虽然在运输价格上还有一些优势,但在这个中国最发达、最富裕地区,价格优势并没多大。
由于铁路与航空、公路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使有效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设
高铁:中国速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