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具操作要点
圆柱体插座
教具构成:圆柱体插座4组
第一组:直径和高同时递减
第二组:高固定不变直径递减
第三组:反比例组
第四组:直径不变高度递减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培养孩子视觉的敏锐性,学习区分
错误控制:视觉和教具本身。
色板
通过颜色深浅、明暗的变化,培养儿童视觉分辨渐进色的能力,建立初步对美术的审美观念。属感官教具
。训练幼儿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教具构成:
色板11对--红、黄、蓝、橙、绿、紫、粉、棕、灰、黑、白各1对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通过视觉的区分物体的粗细。
间接目的--
1、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及专注力。
2、培养孩子的色彩美感。
3、启发孩子的艺术感觉。
操作方法:
配对练习:
1、准备好工作毯〔桌子〕,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色板的工作。
2、取出红、黄、蓝的色板6块,散放在工作毯〔桌子〕上。
3、进行配对的工作。
名称练习:
1、略。
2、右手拇、食指捏住色板白色的边缘将红色和蓝色取出拿到桌上〔每种颜色的色板只拿一片〕。
3、用三阶段教学法教给孩子颜色名称。
4、请孩子在屋子里找了色板的物品进行配对。
变化与延伸:
1、在生活中发现学过的颜色。
2、做涂色和调色的练习。
3、自由的用颜色画画。
适用年龄:3岁以上。
错误控制:视觉控制。
神秘袋
教具构成:5个原木色的几何立体组—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小篚子一个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透过视觉和触觉,让孩子感知并了解几何立体组的特征。
操作方法:
1、准备好桌子,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几何组的工作。
2、取来教具放在桌子的右下角,从中拿出球体、正方体、圆锥体横行摆在桌子上。
3、指球体说:〞这是球体“,拿起球体放在两手手心中来回滚动,感知球体的外形,也递给孩子感知一下,放回原处。
4、同样方法认识正方体和圆锥体。
5、进行三阶段教学法。
6、教具归位。
变化与延伸:神秘袋工作—将几何立体组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家长说出一个名称,让孩子从袋中摸出。
适用年龄:4岁以上。
错误控制:教具本身。
二项式
二项式是代数公式〔a+b〕三次方的具体展示,每一个项数组合正好有一块矩形方块与之对应,学龄前的幼儿可籍视觉辩识其颜色及形体来探索此教具,是学习代数二项式的间接准备。
教具构成:二项式木盒一个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培养孩子视觉能力
间接目的—
。
。
。
。
操作方法:
1、略。
2、取来二项式放在桌子上,拿起箱盖,盖面向上,放在木箱边。
3、一一取出各个立方体、无序的放在桌子上。
,先选出纯红色和纯蓝色的两块摆好,再将红黑、蓝黑摆在其下。
5、依照箱盖的颜色找相应颜色的立方体摆在盖子上—第一层以纯红色的为控制、摆好后平移回箱子内、顺序不能变,第二层以纯蓝色的为控制、摆好后和、平移回箱子内、顺序不能变。
6、全部摆完后给孩子看箱子侧面的色块和摆好的立方体颜色一致,箱盖也同样。
7、比拟后盖好箱盖。
8、略。
适用年龄:4岁以上。
错误控制:教具本身,依据颜色及视觉。
数棒
用于介绍10以内数量及名称。帮助儿童理解10的合成与分解,认识连续数的概念。
教具构成:数棒
教育目的:直接目的—学习1-10连续的数量、学习数数。
间接目的—
1、导入数的概念。
2、为学习十进位法打根底。
操作方法:
数棒的命名:
1)铺好工作毯,邀请孩子一起来工作,介绍要做数棒工作。
2)握数棒两端,由短至长一一取出来并散放在工作毯上。
3)数棒左端对齐,按照由长至短的顺序排列在工作毯上方。
4):“这是1〞
5)取出数棒2,拿着数棒1比着2数“1、2,这是2〞,将数棒1放回原位。
6)依次类推,数一按照由长至短的顺序将数棒送回去。
7)注意:数棒是孩子第一次接触数量的工作,每次只要认识3-4根就可。
变化与延伸:
1、为数棒配上1-10的数字卡片。
2、按照一定顺序摆出不同的图形,亦可和粉红塔、棕色梯搭配。
适用年龄:3岁或3岁以上。
考前须知:数棒红色在左侧。
纺锤棒箱
纺锤棒箱
培养幼儿体会0-9数与量的关系,认识0并增强数与量集合的概念。
教具构成:纺锤棒箱一套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认识0、稳固数
最新蒙氏教具操作要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