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感染病学教学课件-艾滋病教学-专业PPT文档.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感染病学教学课件-艾滋病教学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该病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2%(85/310);%(7/310);%(10/310)。
样本来源:主要为自愿咨询检测占29%;%;%;%。
福州市历年报告HIV/AIDS病例数 (1987年-2019年9月)
福州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现住址分布 (1987-2019年9月)
福州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传播途径分布 (1987-2019年9月)
HIV流行病学
*
*
性传播持续为主要传播途径 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
网络直报历年HIV传播途径构成
流行病学
病原学和发病机理
传染性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诊断
治疗和预防
HIV/AIDS
HIV
VIRUS
病原学
HIV的发现:HIV1,83年;HIV2。
HIV的结构:RNA病毒,逆转录。外膜糖蛋白,核壳蛋白和病毒RNA。
理化特性:抵抗力弱,对乙肝有效的消毒剂均可杀死HIV。
变异性强
繁殖过程:靶细胞结合,形成cDNA,整合,产生病毒RNA,形成新的病毒。
HIV的结构
发病机理
球形
HIV
核心
包膜
HIV
RNA
HIV
复制必
需酶类
核心结
构蛋白
gp120
gp41
外包抗原
P24
p17
P7
P9
反转录酶
整合酶
蛋白酶
与主次要
受体结合
感染细胞
与细胞膜
融合
AIDS viruses: Color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of a T-lymphocyte blood cell (green) infected with HIV (red).
HIV如何进入细胞内?
Copyright © 2019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细胞膜
融合区域
gp120
gp41
HIV的生命周期
1
2
逆转录酶
HIV附着CD4细胞表面
反转录酶将HIV RNA转录为DNA
HIV DNA 融入人体 DNA
组合成HIV
释放出新的HIV颗粒
Copy right: I-TECH
HIV进行复制
HIV病毒学特点
反转录酶病毒
与宿主基因融合
基因多态性
高度变异性
可长年潜伏在机体细胞内
发病机理
Courtesy of CDC
成熟HIV颗粒
未成熟颗粒
HIV的理化特性
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对热
敏感
56℃×30分钟
化学消毒剂
10%家用漂白粉
50%乙醇
不敏感
紫外线
γ射线
%福尔马林
HIV的类型
传播途径相同
机会性感染类似
HIV-1潜伏期较短
可同时感染二者
发病机理
HIV-1分组和亚型
发病机理
M组全球广泛流行
A-D,F-H,J,K 9个亚型
亚型分布有明显地域性(我国B亚型全国流行)
不同亚型的发病机理或传播能力不同
HIV感染人体的过程
粘膜暴露于HIV
HIV与CD4细胞融合
进入淋巴结(2天)
进入血循环(3天)
播散
脑、脾、全身淋巴
发病机理
适应性免疫
分泌特异抗体
CD4 (辅助) 细胞
CD8 (杀伤) 细胞
B 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
- 皮肤,粘膜
- 细胞
- 白细胞
- 巨噬细胞
-补体
高特异性/记忆细胞
固有免疫
人体正常免疫应答
Copy right: I-TECH
发病机理
B 细胞
辅助T细胞
巨噬细胞
受感染
CD4
细胞毒素T细胞
杀死CD4
图例说明
HIV颗粒
辅助T细胞
细胞毒素T细胞
B细胞
巨噬细胞
细胞核
细胞受体
HIV抗体
(抗体分泌细胞)
(CD8)
(C

感染病学教学课件-艾滋病教学-专业PPT文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杨勇飞2
  • 文件大小5.88 MB
  • 时间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