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的生长和木材的形成过程演示文稿
1页,共26页,星期四。
树木的生长和木材的形成过程
2页,共26页,星期四。
木材名称
1 学名: 遵循《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用拉丁字母书写并在国际上得到承认,被世界广泛应横向的开裂,呈不规则方块形,
如泡桐。
(4)横裂:树皮表面呈横向的开裂,如光皮桦、山樱桃。
12页,共26页,星期四。
多媒体课件
2 .形成层(cambium)
木材是通过形成层的细胞(cell)分裂、新生木质部细胞的成熟、成熟木质部细胞的蓄积等三个过程形成的,即木材的直接起源是形成层。
形成层是一个连续的鞘状层,包围在整个树干、树枝、树根的次生木质部周围,属分生组织。它向外弦向分裂产生次生韧皮部(secondary phloem ),向内分裂产生次生木质部(secondary xylem)。
形成层原始细胞分为:1)射线原始细胞-分生出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2)纺锤形原始细胞-分生出导管、管胞、木纤维等。
13页,共26页,星期四。
3 木质部(xylem)
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和髓之间,为树干的主要部分,是木材加工的主要利用对象,也是木材科学的研究对象。
木质部分为:初生木质部(primary xylem)和次生木质部(secondary xylem)。
14页,共26页,星期四。
髓
位于树干的中心,为木质部所包围,是一种柔软的薄壁组织,一般直径很小,有时受外界的影响而偏心。
各种树髓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一样,有助于木材的识别。
髓心的颜色多数为褐色,但也有红色的,如血桐;赤色的如细香桂等。
髓心大小因树种而异,针叶树材的髓心差不多,直径约为3~5mm,阔叶树材相差很大,有的可以达到10mm。
15页,共26页,星期四。
幼龄材
树木在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幼龄-成熟-老龄各个阶段,最后形成木材。幼龄材是次生人工林快速生长树株中严重影响木材品质的部分。研究幼龄材,可进一步提高对木材的综合利用率。
关于幼龄材,有两种错误的认识:
(1)把幼龄材只看成是小树的木材。误认为,在成熟树干中就谈不上存在幼龄材。
(2)把树株生长最初年份形成的木材看作是幼龄材,误认为幼龄材为高度一定的圆锥形,只限于成熟树干下方中心部位。
由于这些错误认识,就低估了幼龄材对木材品质的影响;也可以说,对这种影响没有足够认识。
16页,共26页,星期四。
幼龄材形成的机理
木材在生成中的差别
成熟树干靠近树梢区域的生长较其它部分旺盛;而一株幼树,它的全体均生长旺盛。可以把这种生长旺盛比喻为幼童状态。它为了正常发育需要有营养物质平衡,在达不到这种平衡时,发育就受到威胁、压抑。这种状况下生成的木材也就与成熟材不同,常被视为品质较差者。
树干的中心是髓,它的周围环绕着一薄层初生木质部,这两部分都是树茎在这一高度时的第一年中形成,它们的组织均与以后形成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不同。还要认识的一个要点是,在树茎长到任何一个高度上的前5~25年间产生的次生木质部这段幼龄期后的次生木质部有不同,前者即为这一高度上的幼龄材。这就从理论上说明了幼龄材在树干内不为圆锥形而近于圆柱状;它不限存在于树干基部,而是自基部延伸至树梢。
17页,共26页,星期四。
木材生成后的变化
树株早年生长形成的木材,初始薄壁细胞还保持生机,以后这部分木材发展为心材。在这一转变的前后,占木材体积大部分的厚壁组织无改变。以后整个木材更无变化。那种只把小树的木材看成是幼龄材,认为随树龄的增加幼龄材就会生成为成熟材,以及成熟树干的全部木材均为成熟材等看法均是错误的。
18页,共26页,星期四。
成熟树干主茎的两部分
根据木材结构和性质上的主要差异,树干的主茎可以区分为两个区域。幼龄材是环绕髓心的周围呈圆柱状。它的形成是活性树冠区域的顶端分生组织长期对形成层的木材分生影响的结果。在生长的树木中,当树冠进一步向上移,顶端分生组织对下面某一高度形成层区域的影响就减小,成熟材也就开始形成。
19页,共26页,星期四。
幼龄材的概念
幼龄材又称未成熟材。它位于髓心附近,幼龄材围绕髓呈柱体,是受顶端分生组织活动影响的形成层区域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
这个定义可用来解释为什么幼龄材和成熟材之间在木材性质上呈平缓过渡。幼龄材在树干的外部就不大可能形成,因处于一定位置的形成层在
树木的生长和木材的形成过程演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