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5G室外基站规划和建设的技术研究
摘 要: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4G,5G在带宽、时延以及连接密度等方面有质的飞跃。 GHz,而4G网络主要工作在2 GHz(1 710 MHz~2 170运营商可选站址非常紧张,天面空间、光缆和电源等基础配套物资等捉襟见肘。因此在建设规划上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对于5G建设至关重要。
站点运营成本高
~,AAU功耗增加是5G功耗增加的主因,单站满载功率3 700 W。通信网络的能耗成本,占运营商网络维护成本(OPEX)的20%左右。如何降本增效对于运营商非常重要。
特别是城区建筑密集,站点建設的主要形式为楼面建设,而楼面站的租金因为增加了场租费,通常要高于地面站。5G建设为提高原有站址的利用率,通常会选择在原有4G站址上增加设备,这就造成了部分站点场租大幅涨价。
能耗和场租的增加,无疑会给运营商5G站点的运营带来困难。因此,平衡覆盖效果和运营成本,是运营商面临的又一重大的挑战。
敏感站点协调困难
5G建设需要大量安装5G设备,在居民敏感区域安装设备时会遭到周边居民阻挠或者投诉。因此,在居民区和周边安装5G站点设备时如何在不引起敏感区投诉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此类区域覆盖以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处理敏感区域投诉,如何协调敏感区域的5G建设,是每个运营商在5G建设中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2 城区5G室外站点规划和建设的应对策略
充分利用铁塔存量站点资源,提高共享率降低运营成本
由于历史原因,铁塔成立之前各运营商在核心城区的站址共享率非常低。铁塔成立后,运营商的站址资源大部交给铁塔运营。运营商通过租金的方式向铁塔公司支付运营费用。铁塔公司新建站址基准价格折扣见表1,铁塔单产品单元租金标准见表2。产品租金价格=(基准价格+场地费+电力引入费)×折扣率。场租和电力引入费只对新建站收取,利旧存量不再收取,而折扣系数是根据共享家数来定的。显然“利旧”“共享”是压降成本最重要的措施。
利用铁塔产品单元计算规则开展天面整合,降低成本
城区5G站点建设主要是以灯杆、楼面抱杆和美化罩的形式进行建设。其中灯杆主要用于覆盖主干道路的室外覆盖场景,楼面抱杆和美化罩主要用于居民区、商圈等楼盘区域的室外覆盖场景。虽然采用的覆盖方式不尽相同,但对于5G室外站点站址规划的基本思路是基本一致的,以利用现有站点资源为主,新建为辅。而在同一个站点上同时承载2G、3G和4G业务。以电信为例,多数站点都同时有800 MHz、1 800 MHz、2 100 MHz等频段,因非同一时间建设多为独立天线。如再新增面临空间不足与建筑承重等问题,运营商重复支付产品服务费。
产品单元计算方法为:普通地面塔和楼面站天线数为6副及以下时,按1个产品单元核算[2];超过标准产品单元,每超出3副天线,按增加1个产品单元的30%收费;如果不增加天线,每增加1套系统,则按1个产品单元的10%收费[3]。
例如华彩印务基站,该站有CDMA BTS、L800、、,每个系统两面天线。如按照原有思路建设5G,。同时天面空间和承重的问题该站无法
城区5G室外基站规划和建设的技术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