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环境中微生物检测方法.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环境中微生物检测方法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微生物体积小、重量轻,因此可以到处传播以致到达“无孔不入”的地步。微生物种类繁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实力又很强,只要生活条件适宜,它们就可以快速繁殖起、头孢霉等。 〔4〕藻类
土壤中藻类的数量不多,不到微生物总数的1%,但分布却很普遍。一般生长在土壤表层,多为单细胞绿藻和硅藻。藻类为光合型微生物,受阳光及水分影响较大,土壤下层因无阳光,数量少。在暖和季节中,积水的土面上藻类大量发育,其中主要有衣藻、小球藻、丝藻及各种硅藻,水田内那么发育有水绵等丝状绿藻,为土壤积累有机质。 〔5〕原生动物
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数量改变很大,每克土壤有几十个至几十万个,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主要有纤毛虫、鞭毛虫、肉足虫等,大多数种类是异养型的,以吞食各种有机物的碎片、藻类、菌类等为生。










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土壤的组成成分,通过它们的代谢活动,转化土壤中各种物质的状态,变更土壤的理化性质,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状况 〔1〕水平分布
土壤中微生物的水平分布取决于碳源,例如油田地区存在分解石油的微生物;林区存在大量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在动植物残体较多的土壤中那么有较多的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
〔2〕垂直分布
土壤中微生物的垂直分布与紫外线的照耀、养分、水、温度、通气等环境因子有关。
表层土因受紫外线照耀和缺乏水,微生物不易生存,在5~20cm的土层中处微生物数最多,随土层的加深,菌数削减,这是由于缺乏养分和氧气造成的。 土壤微生物的分别和计数 多采纳稀释平皿法,操作步骤如下: 取样
选定取样区域,去表层土,按对角穿插取样法取五点土样混匀。称取10g混匀土样两份,一份用于制备土壤稀释液,另一份土样烘干至恒重〔105℃,8h〕,置于枯燥器中冷却后称重。 制备土壤稀释液
在含90mL无菌稀释水和玻璃珠的锥形瓶中参加土样10g,振荡10min,制成土壤悬浮液,将土壤悬浮液作10倍递减稀释至适当浓度。细菌采纳10~10、放线菌采纳10~10、霉菌采纳10~10为相宜浓度。 混菌法接种










取适当浓度的稀释菌悬液1mL参加无菌平皿,然后倒入适宜的造就基,趁热将菌液和造就基混匀。每个稀释度须做平行。
如只进展分别而不计数,对土壤悬浮液可不作系列稀释,采纳划线分别法或涂布分别法即可。 造就
待造就基冷却后,倒置于造就箱中,在相宜的温度下造就相应的时间〔细菌在37℃下造就1d~2d、放线菌和真菌那么在28℃下造就5d~7d〕。 计数
计数平皿上出现的菌落。细菌和放线菌选取菌落数为30~300的平皿、真菌选取菌落数为10~101的平皿进展计数。
如需获得纯种,可取单个菌落进展试管斜面转接,造就后,选用相宜方法保存。
-4
-1
-3
-5
-2
-4
计算每克干土含菌数
每克干土含菌数=每克湿土含菌数×湿土重/干土重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是土壤自净作用的根底,也是土壤生物修复的主力军。由于土壤有团粒构造,又栖息着数量浩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及其他生物,使土壤具有很强的吸附、过滤和生物降解实力。当污水和污物进入土壤后,先被土壤吸附,紧接着又被微生物及其他生物降解,使土壤渐渐复原到原来的状态。











水体可分为自然水体和人工水体。自然水体包括海洋、江河、湖泊等;人工水体包括水库、运输河、城市排水系统、各种污水处理系统等。水体中含有微生物所需的各种养分,因而也是微生物的自然生境。水体中微生物除

环境中微生物检测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档百货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