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县界集中学课堂教和学方案
备课人:谢金贤 总计第 课时2018 年 月 日备 月 日投放
课 题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立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 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立方面所做的探究.
2. 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探究二】根据所学知识请归纳斯大林时期的经济特点
工业方面:优先开展重工业的方针。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农业方面:农业集体化运动。
【探究三】“斯大林形式”的危害有哪些。
第一,优先开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第二,在方案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阔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消费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开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消费了资源.
【探究四】社会主义终究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的形式僵化了。
(1)这段话是谁说的?他的最大奉献是什么?
。
(2)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苏联进展的社会主义建立也没有经历,肯定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否认了斯大林形式的弊端。
(3)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什么时候施行的?施行的目的是什么?这种思路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时间::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借鉴:列宁在探究社会主义建立道路方面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立具有借鉴作用。
(4)是谁使“后来苏联的形式僵化了"?这种形式又称什么?
。
四、课堂总结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立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最终形成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苏联形式.
五、当堂达标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要内容有( )
A。满足消费、扩大市场 B。实行按劳分配
D。实行按需分配
2。马克思设想:“在消费力高度兴隆的资本主义根底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方案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消费和货币”.苏俄(联)首先打破这一设想的经济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新经济体制"
3.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置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 ( )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
B.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苏联施行“一五"方案时期D.苏联实行方案经济体制时期
4。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是在( )
D。“二五"方案时期
5.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 030万公顷,比1920年减少690
泗洪县界集中学课堂教与学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