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艺术的历史文化性摘要: 装饰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它往往依附于它类事物而存在, 缺乏独立的存在空间, 而且, 所承载的信息也往往更多地作用于人们的视觉系统, 或者充当着装饰、补充它类事物的角色, 因而, 它的深层的文化价值常常被它类事物所遮掩。但当我们把装饰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或者作为它类事物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分析和欣赏时, 无论从宏观的层面, 还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都带有强烈的大文化色彩。关键词: 装饰艺术; 历史; 文化(一) 装饰的起源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中, 不但发现了完整的头盖骨和残骨, 而且还有不少骨器、海蚶壳、蚌壳和大小不一的砾石。这些骨器、蚌壳有的被打磨得很光滑, 有的砾石还是彩色的, 白的、绿的砾石中间钻有小孔, 在穿孔上还发现有人工染上去的红颜色。据考古学家分析, 这些骨器、蚌壳、砾石很可能是串起来挂在猿人身上的一种装饰品。在距今1 万年的新石器时代, 生产工具有了进步, 这个时期的不少石造工具, 周身被打磨得十分光滑, 石器口呈对称的曲线形, 而且很锋利, 它们已经具有了经过加工的比较完整的造型。随着人类生活的定居和火的广泛应用, 在距今 5 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后期, 逐渐产生了陶器。在我国出土的这个时期大量的陶器中, 可以看到在造型简单的盆、碗、杯、罐上已经有了各种装饰纹样, 人物、动物、植物和各种几何形的花纹被绘制在陶器上, 而且还应用了红、黑、白几种颜色, 它们构成了著名的彩陶艺术, 无论是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还是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彩陶, 都说明了人类通过劳动, 不但生产了物质财富, 同时也生产了精神财富, 创造了美的造型, 美的图案, 发展了对色彩的认识与应用, 而且还在这个过程中, 培养了人类自身的审美趣味和观念。建筑首先作为一种物质财富, 也和其他物质一样, 在人类创造的过程中, 不但产生了物质的躯体, 同时也产生了美的形象。在房屋的整体和房屋各种构件的制作中, 人们都对它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美的加工, 装饰就是这样开始在建筑上出现的。我国早期建筑, 除了地下坟墓以外, 地上几乎没有留下完整的遗物, 可以见到的只是些屋顶上的陶瓦和屋身上的金、石构件。陶瓷的制作很早, 西周( 公元前 11- 前8 世纪) 已经出现了板瓦与简瓦, 到东周, 瓦的使用才比较普遍, 使我们今天能见到不少这个时期的瓦和瓦钉, 这些在屋檐上的筒瓦头虽然面积不大, 却成了装饰的好场所, 上面刻塑着不同形式的花纹, 它们是在制作泥坯时刻塑在瓦的表面上而后烧制成形的。陕西凤翔县出上公元前5 世纪春秋时期秦都雍域的64 件铜器, 据考古学家论证, 都是当时建筑木构架上的箍套, 用在横坚木构件的连接部分, 以加固木构件的衔接, 在古代称为“扛”, 因为用金属制成, 所以又称“金扛”。这些金江表面有压制的图案, 有的顶端还作成三角形的锯齿形状, 这些都使金缸具有装饰作用。秦、汉时期留下的建筑比以前要多一些, 地上除大量的碎砖残瓦外, 还有了完整的墓阙, 地下墓室保留着画像砖、画像石与明器。位于墓道最前面的墓阙是一种标志性建筑, 汉代的高颐阙、沈府君阙皆为石造, 在阙身上都有雕刻装饰, 在画像砖、石的表面上雕刻着大量装饰性纹样, 有人物、动物、植物的形象, 还有不少是建筑物, 所以这些砖、石除本身具
装饰艺术论文装饰艺术的历史文化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