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洛阳民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点喜草就是新娘子下轿(车) 以后, 在男方家门口点燃备好的谷草的一种形式。在其他地方是否存在, 很少见文字记载。但是在洛阳地区却很普遍, 特别是旧时的婚姻仪式中是不可或缺。在洛阳地区, 喜草必须选用收割后的谷子草, 而水稻草或者其它的草则不行, 一般是前一天备好, 在男方的家门口两侧一边一个, 谷草必须扎起成捆立在门口, 由主家在喜草里面放置一些鞭炮、钱币、糖果之类的东西。并且安排有专人负责点燃, 点燃喜草的人一般是新郎的长辈, 当然辈分远近则无所谓。点燃的时机却很有讲究, 当看到迎亲的车队远远地驶来时, 燃喜草者就要备好火种全神贯注了, 新娘子一到, 下车后要经过门口的时候, 喜草一定要燃起。此时, 门口两侧的喜草熊熊大火燃得正旺, 喜草里的鞭炮噼噼啪啪作响, 显得很是喜庆。如果等到新娘子走过门口进了家里再点燃就失去了意义, 也就是说点喜草的人没有完成他的使命,让主家也很不高兴。在洛阳点喜草其实是有寓意的, 新娘子和新郎携手从喜草火边经过, 意味着生活甜甜蜜蜜、红红火火。这和其它地区的“过火盆”有异曲同工的道理, 在闽南地区新娘子和新郎是跨过一盛有炭火的火盆, 以生“吉祥”、日子越过越红火之意。做过这许多功课之后, 才是拜天地高堂、入洞房、宴宾客等等。现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 目前在乡下有的地方可以看到这样的习俗, 这种仪式在洛阳市区已很难见到。点喜草的习俗虽然已经渐行渐远, 但人们对于新人红红火火过日子的祝福却并没有随着点喜草的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二——藏红绫条在洛阳的婚俗中,有一种藏红绫条的习俗非常有意思。藏红绫条是指在婚礼仪式中, 一对新人携手进入大门以后, 新郎家大门上悬挂的红绫条被人们藏起,然后由主家再赎回的一种习俗。红绫条在中国人的婚礼中地位十分重要。旧时的婚礼不仅新郎身披红绫条, 手里还要用红绫条牵引着新娘进入洞房。新郎家的屋里房外也用红绫装饰, 张灯结彩, 喜气洋洋。红绫条不仅可以妆点气氛, 在民间还有“祛邪”的说法。由于其作用很大, 因此在洛阳围绕着红绫条也演绎出许多有趣的风俗习惯。藏红绫条的人一般是新郎家的街坊邻居, 多是一些结过婚的媳妇们, 关系较远, 她们或者一个人或是几个人商量好, 在结婚的当天, 新娘被迎进新郎的家里以后, 就悄悄把新郎家门口上悬挂的红绫条摘下,藏入家中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观看新人的婚礼仪式。当主家发现大门的红绫条不见以后, 就会打听是谁摘去的, 然后送上糖果、香烟赎回红绫并重新悬挂。而这些街坊们就又如法炮制,再次藏起红绫条,等着主家奉上糖、烟才再拿出来。在这种习俗中, 街坊的媳妇们配合地非常默契, 一起来逗主家, 以便使主家拿出更多的东西, 有时候看到主家不爽快还要向主家“演戏”, 装聋卖傻, 互相掩护, 表演地惟妙惟肖, 现在想来很是生动有趣。有时候主家为了省事, 事先专门派人看着红绫, 看到新人进门就抢先摘了红绫。这个时候,门前的媳妇们也毫不示弱,上前就抢,一时间双方你扯我拽,嘻嘻哈哈, 争得人仰马翻。那场面一时就夺了新人婚礼仪式的风头。也给婚礼现场平添了不少的欢乐气氛。这种习俗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非常常见, 街坊的媳妇们无非是为了给上学的孩子或抽烟的丈夫讨要一点东西。也反映出当时的一种社会关系。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习俗在洛阳已经很少见到,有的人甚至是闻所未闻了。记忆

洛阳民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7-03-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