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徐文长》教学反思
北洋桥小学 胡小群
这篇课文通过对徐文长小时候提水桶过桥和竿上取物两件事的描写,表现了徐文长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巧妙。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教学重点是了解徐文长解决问题的办《聪明的徐文长》教学反思
北洋桥小学 胡小群
这篇课文通过对徐文长小时候提水桶过桥和竿上取物两件事的描写,表现了徐文长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巧妙。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教学重点是了解徐文长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巧妙。
一、找准关键点,直奔重点
为了完成“将课堂作业纳入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这个目标,在教学设计上,我以徐文长提水桶过桥和竿上取物的两处描写为重点。引导学生直接围绕这两部分展开教学。以“徐文长怎么解决?他的办法妙在哪里?”为教学主线。让学生自主找到答案后,首先理解徐文长的办法是怎么做的,再品味办法的妙处,接着抓住动词了解写作方法,最后学会运用抓住人物动作描写的写作手法。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按照这个步骤有条不紊地学习。大大节约了时间,完成了教学任务。特别是在学生的作业反馈中,能感受到学生对课文内容、语言训练点都能较好的掌握。
二、突破重点的方法合适
在学习提水桶过桥时,我直奔主题,让学生自主找到徐文长的解决办法后,先让学生自主读,同桌交流这个办法是什么,在学生的读和说中理解这个办法是怎么做的,接着顺势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解决办法的妙。这一部分的学习是对课文的理解,每一个问题既是引导学生思考、理解,也是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如:为什么要把两个木桶放到水里?为什么是轻轻巧巧地走过走桥?等等。对文本的学习后,又注重了对语文写作方法的学习。关注描写徐文长动作的词语,学习表达。这一
聪明的徐文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