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14 金融 April 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净出口和净进口: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 ,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进口数量加以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则为净出口;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则为净进口。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部门: 出口部门是一国生产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部门的总和。进口竞争部门是一国生产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部门的总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是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表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 从而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第二章型国际分工: 各国在工业生产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前向联系是某个部门同吸收它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后向联系是某个部门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联系。什么是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这种利益来自于何处? 从静态上来看, 贸易的利益是指通过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换, 参与国消费者可以得到的商品数量,要大于各国在封闭状态中由自己来生产所得到的数量。这是在各国资源总量不增加、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前提下而出现的实际福利增长,因此被称为贸易的静态利益。 1 贸易的利益主要来自于生产。自由贸易→分工协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节约单位劳动时间→在总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增进社会物质财富。 2 以国际贸易为条件。使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进行国际分工; 导向作用, 通过国际市场的调节,引导各国将生产资源转移到效率较高的部门。第三章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绝对成本与绝对利益: 一国应把本国生产的某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与外国各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相比较, 以便决定自己是生产还是从国外进口。这就是所谓的“绝对成本说。”亚当斯密认为每个国家后每个地区都有对自己有利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 如果各国各地区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生产, 然后将产品相互交换互通有无, 将会使各国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这就是绝对利益。 BY 14 金融 April 比较成本: 将各国产品的成本做相对的比较, 只要生产出成本比较低或者相对低的产品就可以进行贸易分工。存在比较成本差异就可以进行两国间的贸易分工。要素禀赋比率: 是指各国生产要素(即经济资源)的相对拥有状况。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某种生产要素丰裕, 其价格就便宜, 反之……各国的要素丰裕程度不同, 是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重要决定因素。各国都生产密集使用本国禀赋较多、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供出口,这样,双方都可以获得利益。商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 生产各种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组合或比例。如, 劳动密集型商品。斯托尔怕- 萨缪尔森定理: 从没有贸易到自由贸易,毫无疑问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即出口行业) 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 土地) 的报酬提高, 而使在价格下跌的行业( 即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劳动)的报酬降低。(生产要素价格出高入低)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 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 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单位都能获得同样的地租报酬。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一国应把本国生产的某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与外国各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相比较, 以便决定自己是生产还是从国外进口。这就是所谓的“绝对成本说。”亚当斯密认为每个国家和每个地区都有对自己有利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 如果各国各地区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生产, 然后将产品相互交换互通有无, 将会使各国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这就是绝对利益。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 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 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这种贸易分工互利的“双赢”思想, 至今也不会过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种“双赢”理念仍然是当代各国扩大对外开放,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贸易的指导思想。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闭关自守肯定落后; 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只会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李嘉图成本理论是什么? 两优则重,两劣取轻。将各国产品的成本做相对的比较, 只要生产出成本比较低或者相对低的产品就可以进行贸易分工。存在比较成本差异就可以进行两国间的贸易分工。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对比较成本理论做了哪些发展? 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两个:生产要素禀赋比率不同,各国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不同。+ 解释逻辑思路是: 国际贸易基础→价格差异→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各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 BY 14 金融 April 不同→生产要素禀赋
《安徽大学期末复习小抄》国际贸易小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