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与分析---- 以重庆区域规划为例目录目录………………………………………………… 1 前言………………………………………………… 2 概念篇……………………………………………… 2 区域规划的产生、发展及其内涵……………… 2 区域规划多种表现形式………………………… 5 实践篇……………………………………………… 6 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规划结构中的重庆……… 6 重庆市区域规划………………………………… 10 重庆市区域与城镇规划概述…………………… 14 区域规划建设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20 感想篇……………………………………………… 25 前言: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 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 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这篇文章我主要是以重庆市的区域规划与分析为例, 来深入的了解家乡重庆的在区域经济运行中如何得以优化, 在区域社会中的如何发挥和谐稳定的作用, 在区域生态环境中如何促进其质量的提升。通过这篇文章, 我也可以进一步的加深对区域分析与规划的理解,促进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关键词: 区域规划、城乡总体规划、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概念篇 1 区域规划的产生、发展及其内涵 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区域规划往往又称为国土规划,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在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适应了强化国家宏观调控的客观要求,通过协调全局与局部、长远与近期、城市与乡村、发展与环境及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 达到充分合理地利用和配置人、财、物、自然力等资源的目的。实践证明, 区域规划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重要的政府行为和公共干预手段。我国的区域规划工作开始于建国伊始,其间经历了两个大规模开展的高潮阶段。第一个高潮阶段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60 年代初。这时期的区域规划工作是在学习前苏联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规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后来由于受“文革”和极“左”思潮的干扰而停顿下来。第二个高潮阶段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90 年代初。这时期的区域规划工作是在国家计委主导下以国土规划的形式展开, 工作内容包括全国、跨省区(大区域) 、省( 市、自治区) 、重点开发区各级综合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有的省区还进行了某些地区(市) 和县级国土规划,开始形成一个国土规划体系;在法规建设方面,国家计委以部门规章的形式下发了《国土规划编制办法》, 各省区也制定颁布了相应的《国土规划编制办法》及地方性《国土开发整治管理条例》等法规; 可以说当时热火朝天的国土规划工作在全国和各省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但由于当时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攻坚时期, 中央对国土规划的态度非常谨慎,对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编制完成的《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没有履行批准手续, 也没有坚持实施,更没有不断地修订,使得区域规划工作再次陷入低谷,一直延续至今,于是造成我国目前这种区域规划体制性缺失的不利局面。 区域规划的内涵伴随着我国半个世纪以来断断续续的区域规划实践历程,我国区域规划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大体上可分为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前和以后两个阶段去理解。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前, 受计划经济思维影响, 认为“区域规划只是对一定地区内国民经济各项基本建设的布局进行总体规划,仅仅是国民经济长远计划(规划) 的补充和具体落实”。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区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很大变化, 区域规划由过去指令性较强的刚性规划转变为以指导性为主的弹性规划,更多地运用经济、立法等杠杆,对规划的实施加以引导,并对地方政府、集团、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行动加以约束。具体来说,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的内涵至少可从以下三方面去理解: (1) 从区域规划的工作内容看,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是空间布局+ 区域政策。新时期区域规划的内容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对区域发展相关的各项要素进行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布局, 这类似于传统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是在对各项要素进行空间布局的基础上, 通过制定各种不同的“空间准入”的区域政策, 引导土地空间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并与财政税收、计划调控、土地使用制度等手段一起组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经济的公共干预体系, 这是新时期区域规划应对市场经济所新发展的内容。(2 )从区域规划的地位与性质看,区域规划是综合规划,但侧重于空间规划属性。我国现行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规划按其性质可分为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两大类, 按其地位又可分为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两大类。这两种分法之间互有交叉, 即综合规划既可能是发展规划, 又可能是空间规划, 同理, 专业规划既可能是发展规划, 也可能是空间规划。目前,我国法定的综合规划有三类:
区域规划与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