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油麦菜采收贮运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20年2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申请《油麦菜采收贮运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立项,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其列入202,对于推进油麦菜产后处理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减少产地损失,提升蔬菜品质,促进菜农增收、菜企增效;推进“绿色食品牌”标准体系建设,引领提升“云菜”品质,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国内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主要起草过程
(一)成立起草小组,制定工作计划
2020年3月,本项目正式立项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会同云南农垦蔬菜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油麦菜采收贮运技术规程》标准编制小组,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任务目标,确定了资料收集、基础试验、专项调查、文稿起草共13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做到任务分工明确。
4
(二)收集资料,实地调研
起草小组认真学习了地方标准制修订的相关要求,并根据地方标准制修订的相关要求,从2020年3月开始,着手查阅、收集、整理国内油麦菜采收贮运方面的相关技术资料,了解最新进展和新技术。同时,深入寻甸、通海、嵩明、石林、陆良等油麦菜主产区,对油麦菜生产加工现状进行专题调研,了解采收贮运情况、存在问题。资料收集力求全面、典型,尽可能地反映和代表云南省油麦菜采收贮运的客观实际。近年来,课题组在省科技厅科技专项的支持下,相继开展了油麦菜采收、贮运、保鲜技术及冷链物流等方面的基础试验研究,为油麦菜采收贮运标准文稿的编写,确定相关技术指标提供科学依据。
(三)分析研究,标准起草
在广泛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技术信息的基础上,起草小组围绕油麦菜采收贮运技术的集成与提升,依据计划任务书和标准起草的主要内容确定了起草提纲,按照提纲进行标准起草。同时深入油麦菜主产区,开展系统调查、对比试验观察,不断改进完善采收贮运技术规范文本,并经反复研究、修改,充分讨论。2021年2月完成《油麦菜采收贮运技术规程》初稿及编制说明的编写。
(四)征求意见
2021年3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将标准征求意见稿报送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云南省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等7家科研单位8位专家和3家应用单位征求意见和建议。
(五)标准送审
2021年3月,将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理,反复修改,逐条逐句确认、校对,最终形成《油麦菜采收贮运技术规程》送审稿。
(六)标准报批
2021年6月,对标准进行了审定,在充分吸收采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逐条逐句确认、校对,最终形成《油麦菜采收贮运技术规
5
程》(报批稿)。
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为新制定标准,制定标准的原则、主要依据以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如下:
(一)制定标准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根据油麦菜采后特性,综合考虑影响油麦菜采收及贮藏运输品质的主要因子,通过专业科技人员科学试验的研究结果,参考借鉴相关文献资料,同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不断总结完善该技术标准。标准的关键技术内容客观公正,实验材料、数据、结果真实可靠。
2.适用性原则
本标准结合云南省油麦菜生产、采收、贮藏保鲜、运输等现状制定,充分考虑了地域特性,是适宜云南油麦菜采收贮运的地方标准,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3.实用性原则
本标准以提升云南省油麦菜采收贮运技术水平,提高油麦菜采后品质,延长供应期和货架期,提升油麦菜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充分考虑云南省各地区油麦菜采收及贮运技术的差异性和共性特征,提出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确保实现提升油麦菜品质和减少采后损失的目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先进性原则
本标准制定时充分考虑油麦菜采收贮运环节的先进技术,引入全程冷链的理念,推荐采收后及时预冷,在蔬菜采收的“最先一公里”保证蔬菜品质,预冷后蔬菜修整、分级、贮藏、运输均在冷链条件下进行;预冷推荐采用先进的真空预冷技术,相较于传统冷库预冷方式,真空预冷冷却快速均匀,更好的保持油麦菜品质,有效延长贮藏期。本标准应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引领油麦菜采收贮运规范化、标准化,提升我省油麦菜品质。
5.规范性原则
6
本标准严格按照GB/—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制。
(二)制定标准的主要依据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依据的主要标准见表2。
表2 参照标准及依据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1
GB /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2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3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4
G
油麦菜采收贮运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