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规范操作
中山医临床06级3班
史雅薇
手术常用器械的规范操作
手术常用器械
手术刀
手术剪
手术镊
止血钳
持针钳
动脉夹
骨钳和颅骨钻
其他常用钳类器械
手术基本外科手术规范操作
中山医临床06级3班
史雅薇
手术常用器械的规范操作
手术常用器械
手术刀
手术剪
手术镊
止血钳
持针钳
动脉夹
骨钳和颅骨钻
其他常用钳类器械
手术基本操作技术
切口
分离(解剖)
止血
缝合
结扎
引流
手术刀
↓ 刀柄
↑ 刀片
圆· 尖 ·弯
手术刀片的安装和取下
注意操作规范,防止误伤!
?
持针钳
手术刀的四种标准握法
动作范围广而灵活,用于胸腹部,颈部,四肢的皮肤切口。
切口范围较广,用力较大,多用于大块组织的切割,如截肢等 。
手术刀的四种标准握法
此方法用力轻柔,操作精巧,用于小而精确的切口,如眼部手术,局部神经血管的切除,腹膜小切口等 。
使用时应该安装尖端翘起的刀片,刀口向上,常用于刀口挑开组织,以免损伤深部组织,如浅表脓肿的切开引流。
基本操作1--切开组织
皮肤切口选择与切开原则
·尽量接近所需(病变)部位
·切口足够大
·切口造成创伤小
·方便切口延长
·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外形恢复
·顺皮纹切开
手术镊
有齿镊:用于牵拉切口处的皮肤,或者坚韧的筋膜,肌腱,不能用于夹镊内脏,神经,血管等软组织。
无齿镊:用于夹镊皮下组织,脂肪,黏膜,
眼科镊用于夹镊细软组织
注:
分离皮下层或缝合时,最好不用镊子直接夹持皮肤,仅用尖端夹持皮下组织或筋膜,并善用推挡作用
执镊方法
正确执镊可以使操作灵活,力度大小便于掌握。
巧用镊子可以使组织的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
止血钳
有大小,直弯,有无齿之分。
止血,组织钝性分离,夹持。
执钳方法
一般执法
掌握法
错误的执钳方法:
松钳方法
右手松钳法
左手松钳法
携钳操作
基本操作2--分离(解剖)组织
一 锐性分离
手术刀-切割 剪刀-剪开 “直视”
精细的解剖和分离致密组织
目的明确,对组织损伤最小
二 钝性分离
血管钳 手术刀柄 手指 “感觉”
疏松结缔组织,器官间隙,正常肌肉,
肿瘤包膜等
对组织损伤大
三 激光分离
交替结合
简→繁
易→难
近→远
浅→深
周围→中央
持针钳
Q:持针钳和止血钳有什么区别???
持针钳头部粗短,钳嘴内为网格状纹理(血管钳为横纹状),部分还有加上硬质合金镶片
持针钳的正确握法
掌握法(满把抓)
指套法
掌拇法
·操作方便
·容易改变缝针方向
·同执剪/止血钳方法
·关松钳方便
·转动角度受限
·进针稳妥
·松钳不便
持:
使用时将持针器的尖端夹住缝针的中、后l/3交界处
将缝线重迭部分(约l/3)也放于针嘴内
若夹在齿槽床中部,易将针折断。
进:利用腕部和前臂的外旋力量转动持
针钳,使针以与组织表面垂直的方向进
入。沿针体弧度继续推进,至针穿出组
织少许。
出:术者松开持针钳,夹住针头穿出的
前半部,将针拔出,依旧沿针体弧度方
向。或由助手协助拔针出线。
基本操作3--缝合
穿线 持针 进针 出针 打结
医用缝合针与线
持针 进针 出针 打结
8字缝合
皮内连续
皮内连续
单纯间断
单纯连续
连续锁边
单纯间断:皮肤,皮下组织,肌肉,
腱膜,内脏器官(最常用最基本)
单纯连续:胸膜,腹膜
连续锁边:胃肠道后壁全层缝合或
植皮边缘固定(少用)
8字:肌腱,韧带,大血管
皮内:外露皮肤切口的缝合,如颜面部,颈部手术切口
优点--皮肤表面不留缝线,切口瘢痕小而整齐
不同组织、器官缝合方法不同
常用缝合方法
动脉夹
夹闭动脉,便于动脉插管,止血
用于兔子耳缘静脉注射时固定针头
基本操作4--止血
压迫止血
毛细血管 大血管 颅骨?
纱布按压 纱布填塞
止血带止血
四肢 驱血+加压
电凝止血
较多较小的出血点 高频电刀直视电灼出血点
止血剂止血
手术中止血 纤维蛋白粘合剂,细微纤维胶原,合成粘合剂
结扎止血(最常用)
手术中止血 纱布压迫+血管钳夹持+结扎
骨蜡填塞
骨钳和颅骨钻
颅骨钻用于开颅钻骨,骨钳用于咬镊骨组织,
打开骨腔和颅骨腔。两者经常配合使用。
其他常用钳类器械
布巾钳:主要用以固定手术巾,并夹住皮肤,以防手术中移动或松开。
组织
外科手术规范操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