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1. 1847年,英国商人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领导新文化运动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14. 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
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其影响是( )
①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②使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③加速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④为坚持抗战提供了物质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854年第12号的开篇说:“西方之国,狃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借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利,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在说明报纸具有( )
A.信息速递功能 B.娱乐教化价值 C.政府喉舌功能 D.商业广告价值
16.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17.下图的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这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 )
政府至少应该从事以下的工作:
一、统制国内的农产品,使全国的衣食二项,可以自给自足,不必依靠外洋。
二、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
三、统制货币及金融,使国内物价安定,民生康乐。
………
A.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
D.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清朝末年的贵州新军服装开始有了突破,新军的着装学外国,戴大圆帽、穿军装、扎绑腿、戴肩章、穿皮鞋,一改旧时八旗、绿营的装束。这反映的实质是( )
A.经济近代化推动了近代服饰的变革 B.社会巨变促进军队形式上的近代化
C.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在内地传播 D.清政府改革军事,国防力量有所增强
19.下图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从事对华贸易的机构——洋行在各通商口岸设立的情况。对此认识正确
的是(  )
①洋行在中国数量呈正增长
②客观上体现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 
③清政府企图加强对外贸的控制 
④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通商口岸洋行数量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创刊于1861年11月《上海新报》发刊词写道:“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中蕴含的信息是(  )
①《上海新报》创办与洋务运动同一时期 ②《上海新报》创办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商业信息③《上海新报》发行主要配合维新变法 ④《上海新报》当时在屯溪发行量超过上海
A.①④ B ②③ C.③④ D.①②
21.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
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大众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22.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 )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2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久阅文学
  • 文件大小2.42 MB
  • 时间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