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工艺流程培训》.ppt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5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工艺流程培训
集输大队 白庆红
编辑课件
一、集输与处理示意图
油井
计量站
联合站
外输管道
(集油集气)
(脱水处理)
(储运)
第一部分: 输油管道的组成及运行方式
编辑课件
第四部分、工艺流程 一、流程大致走向 1、来油与计量 来油 流量计 阀组 罐 2、站内循环或倒罐 罐 泵 炉 阀组 罐 3、正输 旁接罐 上站来油 阀组 泵 炉 阀组 下站 或罐 阀组 泵 炉 阀组 下站
编辑课件
4、反输: 下站来油 阀组 泵 炉 阀组 上站 旁接罐 5、越站: (1)全越站:上站 旁通 下站 (2)热力越站(加压不加热) 上站 阀组 泵 阀组 下站 旁接罐 (3)压力越站(加热不加压) 上站 阀组 炉 阀组
编辑课件
6、收发清管球 橡胶清管球:中空,壁厚30-50mm,为保持清管球对管内壁的密封,清管球外径一般比管内径大1%-3%。 (1)发球: (罐)上站 阀组 泵 炉 阀组 发球筒 下站 旁接罐 (2)收球:(罐)上站 阀组 泵 旁接罐
编辑课件
二、首站工艺流程
1、特点
1)、收发油有计量装置
2)、有相应的储罐
2)、正输(包括加热加压)
3)、倒罐
4)、站内循环
5)、热力越站(地温高)
6)、反输(投产前预热、部分管段发生故障、停输、活动管线、输油量不足
7)、收发清管球
2、流程
1)、来油
编辑课件
采用“泵到泵”密闭输油方式,比较合理的油流路线: 储罐 辅助增压泵 计量间 加热装置 输油泵 阀组 输油干线
编辑课件
三、中间站工艺流程
1、采用的流程受全线影响
2、尽量保证油品进出量平衡
3、流程:
1)正输(包括加热加压)
2)压力越站 3)热力越站
4)全越站 5)站内循环
6)反输 7)收发清管球
编辑课件
采用“泵到泵”密闭输油方式,比较合理的油流路线: 输油干线 阀组 加热装置 输油泵 阀组 干线
编辑课件
四、末站工艺流程
1、特点(1)计量设施
(2)足够容量的储罐
2、流程:
1)收油
2)发油(装车、船及管线转输)
3)倒罐
4)收发清管球流程
编辑课件
采用“泵到泵”密闭输油方式,比较合理的油流路线: 输油干线 阀组 计量间 储罐 装车(船)泵 计量间 装油台(码头) (油船)油槽车
编辑课件
五、输油工艺流程操作原则 (1)、长输管道工艺流程的操作与切换,由调度统一指挥。非特殊紧急情况(如已经发生火灾、炸管、凝管等重大事故),未经调度人员同意,不得擅自改变操作。 (2)一切流程操作均应遵守“先开后关”的原则,即确认新流程已经导通过油后,方可切断原流程(泵到泵流程应遵照其具体规定)。要做到听、看、摸、闻“四到”。 (3)具有高、低压衔接部位的流程,操作时必须先导通低压部位,后导通高压部位。反之,先切断高压,后切断低压。
编辑课件
(4)倒流程操作开关阀门时,必须缓开缓关,以防发生“水击现象”损坏管道或设备。 (5)流程切换,不得造成本站或下站加热炉突然停流。 (6)加热炉在最低通过量状态下运行时,应严格执行下列规定: ①出炉温度不得高于规定值(≤75℃)。 ②火焰不得舔炉管。 ③每小时各站调度向公司(处)输油调度汇报该炉运行情况。
编辑课件
(7)、流程操作的切换,应防止管道系统压力突然升高或降低。避免造成管道超压或输油泵过载。如有较大波动时,应事生通知上、下站及本站有关岗位做好泄压准备。 (8)输油泵机组的启停,将直接影响管道系统压力的变化。切换时应提前汇报输油调度,待输油调度对上、下站做好联系,并通知后方可进行泵的切换。 (9)由正输流程改反输流程时

《工艺流程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719 KB
  • 时间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