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二首
教学目的:
1、运用归类、比较、形象等方法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感受诗句的节奏美,体会诗的意境美,初步感受这种文化内涵。
2、指点学生细致朗读诗文,在两首古诗的1古诗二首
教学目的:
1、运用归类、比较、形象等方法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感受诗句的节奏美,体会诗的意境美,初步感受这种文化内涵。
2、指点学生细致朗读诗文,在两首古诗的比照朗读中,明白诗和诗之间的内在联络,并运用迁移、比较的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绘画等方法来体会诗文所描绘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的情感;开展学生的想象才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补充朗读综合学习一中“读读背背”的古诗《绝句》及《童年书架》中相应的古诗文,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积累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两首古诗的比照参读中,明了诗和诗之间的内在联络、迁移学法、体会诗文所描绘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资源开发:生字卡片、春天风光的课件。
预习安排:
1、勾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中仅有的拼音及课后拼音读准字音;
2、正确朗读古诗(不少于三遍);
3、标出不理解的字词;
4、积累有关春天的四字词和句子,简单地理解贺知章,徐俯.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学情预设
对应策略
修改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1、春节刚刚过去,你是否感觉到春的气息,能用你积累的四字词或句子来形容你眼中的春天呢?
2、师:同学们你们用心地体味着春天,春天藏在田野里、春天藏在河水里、春天藏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春天还藏在老师今天带来的《古诗二首》里。
老师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顺,读出节奏
生:春风化雨
春暖花开
春光明媚
春风拂面
春意盎然
春色满园
生齐读.
生1:《咏柳》
生2:《春游湖》
生齐读。
学生自读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板书或出示课件。
1、用5秒钟记忆同学说的四字词,看谁记得多。
2、齐读记忆。
说出两首诗的题目。
师随即板书。
老师出示课件,关注学生读文状态,并随机倾听差生读文。老师给予动作,及眼神的鼓励。
.
2、指名读
3、齐读。
4、用卡片出示要求会读的生字词,反复认读
5、去掉拼音读,到达正确纯熟。
三、比较品读、体味诗情。
1、比较着读两首诗:想想这两首诗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自读后同桌交流.
3、汇报.
咏柳 碧绿 化装 裁剪
皮夹 撑开 树阴 断裂
度过
似的
一样点: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春景。
生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只有春天的柳树才是这样的。
生2: “
1古诗二首[1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