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⒈谈话激趣
(1)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快乐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
(2)齐读课题,学住“玲”《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⒈谈话激趣
(1)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快乐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
(2)齐读课题,学住“玲”。
二、合作探究,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
(1)同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老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5、设疑:
6、齐读课文.
四、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假设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3)爸爸看了,快乐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答复完成板书:动脑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4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