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全国禁毒月知识讲座禁毒试题库 15 1、成都市禁毒委员会成立于()。 A、 1990 年 B、 1991 年 C、 1992 年 D、 1993 年答案: B2、朱某将盗窃的毒品卖给周某,朱某构成( )。 A、盗窃罪 B、贩卖毒品罪 C、盗窃罪和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D、非法持有毒品罪答案: C3、药物滥用:是物质滥用的一种,是一种()方式,广义是指胡乱、过度使用, 狭义是指吸毒这一特定行为。 A、不良用药 B、正常用药 C、少量 D、过量答案: A4、父母吸毒对胎儿正常发育会造成严重损害。() A、正确 B、错误答案: A5、冰毒属于麻醉药品。() A、正确 B、错误答案: B6 、以下哪个部门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A、公安机关 B、药监部门 C、司法行政部门 D、卫生行政部门答案: D7 、对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戒毒人员,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A、进行劝导 B、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C、进行批评、教育 D、对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答案: C8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A、正确 B、错误答案: A9、小王把 20克冰毒寄存在小张家里,忽然被公安机关查获。由于小张自己不吸毒,所以小张他不需要负任何法律责任。这种说法() A、正确 B、错误答案: B 10、《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 () 吸毒人员。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A、打击处理 B、依法惩治 C、教育和挽救 D、收容看管答案: C 1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 A、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B、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C、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答案: B 12、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 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以上说法正确吗?() A、正确 B、错误答案: A 13、吸毒会导致()等传染病。 A、乙型肝炎 B、丙型肝炎 C、性病 D、艾滋病答案: ABCD 14、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及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内容,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A、社会经济 B、国民经济 C、城市经济 D、城市发展答案: B 15、娱乐场所和旅馆、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洗浴、会所等场所负责本场所的禁毒宣传教育,应当在()设置禁毒警示标识,并对从业人员进行禁毒教育。 A、场所显著位置 B、场所指定位置 C、大厅及包房电子屏幕上 D、场所固定位置答案: A 16 、邮政、物流寄递企业发现寄递疑似毒品或者非法寄递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易制毒化学品未向相关部门报告的,由相关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处()的罚款。 A、一万元以上四万元以下 B、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C、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D、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答案: B 17、杜冷丁是麻醉药品,不能随便用。() A、正确 B、错误答案: A 18、“麻古”是泰语的音译,其主要成分是( )。 A、甲基苯丙胺 B、二乙酰吗啡 C、大麻 D、古柯碱答案: A 19、强制性觅药行为:是心理依赖的表现, 指使用者不顾一切地寻找和使用毒品, 失去自我控制的表现,而不一定是人们常常理解的意志薄弱或道德有问题。() A、正确 B、错误答案: A 20、以下哪四类毒品属于麻醉类毒品() A、海洛因、美沙酮、杜冷丁、鸦片 B、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冰毒 C、海洛因、摇头丸、鸦片、吗啡 D、海洛因、氯胺酮、鸦片、吗啡答案: A 21、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申请购买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需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哪个部门备案?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工商部门 D、公安机关答案: D 22、目前最常用的脱毒药物(),适用于海洛因毒瘾较深者。 A、吗啡 B、美沙酮 C、可待因 D、杜冷丁答案: B 23、根据相关规定,不属于毒品的是() A、古柯叶 B、 LSD C、 GHB D、毒鼠强答案: D 24、复吸也称复发吸毒,是指吸毒者在经过戒毒治疗后,又开始使用脱毒前所依赖的() 的行为。吸毒者戒毒后复吸的问题十分复杂,也是禁毒工作的难点之一。 A、药品 B、毒品 C、药物 D、毒物答案: B 25、邮政、交通、海关等部门应当会同()对邮政、物流寄递行业的有关人员进行禁毒知识培训。 A、禁毒部门 B、政府部门 C、相关主管部门 D、公安机关答案: D 26、氯胺酮一般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多为()结晶性粉末 A、褐色 B、黄色 C、褐色 D、白色答案: D 27、
2016年全国禁毒月知识讲座禁毒试题库1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