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处方规范书写与处方点评
第一页,共六十五页。
处方点评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卫医管发〔2010〕28号 ,2010年2月10日。共六章二十七条
总则(1~4条)
组织管理(5~13条)
处方点评的实施明书
用药
开具2种以上药理
作用相同药物
无正当理由
第十三页,共六十五页。
点评结果的持续改进
药学部:公布、通报、汇总、分析、报告
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制定改进措施,并责成科室落实
医院:点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
卫生行政部门:医院评审评价体系
第十四页,共六十五页。
监督管理
医院:对不按规定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的医院应当责
令改正
医师:,应采取教育、
培训、批评等措施。
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
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
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
严重损害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给予相应处罚。
第十五页,共六十五页。
监督管理
药师:、调剂药品、进行用药
交待或未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医
院应当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
2. 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卫生行政部门应
当依法给予相应处罚。
第十六页,共六十五页。
您知道合理用药吗?
第十七页,共六十五页。
合理用药的定义
对于临床医生、药师来说,合理用药就是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剂量、正确的药物,通过正确的途径给予适合的病人。
当医生为病人开处方药物、药师为病人调配药物时应考虑下列18个问题:
第十八页,共六十五页。
应考虑的18个问题
1.所开处方药物名称(包括国际非专利名称、商品名和别名等)是否正确?
2.处方2种或2种以上药物时,药物间是否有相互作用?
3.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以确定给药剂量及给药间隔)?
4.了解药物的安全性(如治疗窗的宽窄、治疗量和中毒量的距离,是否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5.确定药物的最佳给药途径及服用(使用)时间(餐前、餐后、吞服、含服等)?
,应知道如何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出现不良反应后应如何处理?
第十九页,共六十五页。
应考虑的18个问题
7.了解食物、饮料或运动对所处方药物是否有影响
8.病人是否为老人或儿童(如是,应考虑药品是否适宜或是否需调整剂量)
9.病人是否准备妊娠、正在妊娠或哺乳(如是,应考虑对胎儿或婴幼儿的安全性)
10.病人对处方所开药物和其他药物的过敏史
11.病人目前伴有的其他疾病,所用药物是否加重伴有疾病
12.病人目前正服用的其他药物(是否与处方所开药物有相互作用)
13.病人的肝肾功能情况(若有损害,是否需要调整给药剂量)
第二十页,共六十五页。
应考虑的18个问题
14.了解药物的剂型并告诉病人不同剂型药物的正确服法(口服)或用法(外用)
15.药物对化验结果是否有影响(以便于鉴别假阳性或假阴性)
16.药物对大便、尿液、泪液、舌苔颜色的影响(给病人解释清楚,减少病人心理负担)
17.注射用药品体外的配伍禁忌(选择合适的溶媒、不能混合的药物分别给药等)
18.明确药物治疗所需要的时间,即治疗疗程,也可以说是最佳停药时间。
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五页。
专项处方点评
⒈门诊普通处方点评;
⒉急诊处方专项点评;
⒊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
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五页。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五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点:
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五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五页。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手术名称
抗菌药物选择
颅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处方规范书写与处方点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