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品范文《孔乙己》教学案例.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孔乙己》教学案例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了解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理解小说的主题
【教学方式】
: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按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的速度速读;并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把握重点,体味和推敲文中场景设置对表现人物性格与作品主题的意义和作用。
:在感知课文大意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适当地分析,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疑问;能清楚、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引导合作探究:提问是发现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的开端,本课教学还应特别重视学生的质疑与提问。课堂教学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开一扇窗。
【教学设想】
,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2. 把握好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
,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注意全面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先向同学们描述一个人物,看哪位同学最先举手猜出他是谁?
他是我国现代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生:鲁迅(一部分学生已经猜出)
师:对于这个作家,依据你的了解还能说出哪些呢?
生: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生: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小说《故乡》、散文《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杂文《“友邦惊诧”论》等。
生:还有小说《社戏》。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还说出了作品的体裁,比较得全面。谁还该知道那两篇小说和散文出自什么作品吗?
生:小说出自《呐喊》、散文出自《朝花夕拾》。
师:这位同学补充得正确。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出自《呐喊》的小说——《孔乙己》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出示学习目标: (同上略)
检查预习: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
颓唐(tuí)附和(hè) 分辩(biàn) 不屑置辩(xiè)
咸亨酒店(hēng) 砚(yàn) 荤菜(hūn) 羼水(chàn)
拭(shì)蘸(zhàn) 惋惜(wǎn)阔绰(chuò)
舀水(yǎo)涨红(zhàng)绽出(zhàn)哄笑(hōng)
间或(jiàn) 着了慌(zháo) 打折(shé)门槛(kǎn)
(抄写,齐读,识记)
二、教师出示几道抢答题,考查学生阅读情况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1、这篇文章的的题目为什么叫《孔乙己》
师:第一个问题是:小说为何命名为《孔乙己》?
生:因为小说的主人翁名叫“孔乙己”,小说是用主人翁的名字命名的。
师:那孔乙己是主人翁的姓名吗?
生:是的。
生:不是,孔乙己姓孔,但没有名字,孔乙己是他的绰号。
师: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齐答)第二个同学的回答是正确的。
师:异口同声啊!可真理并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哦!读书人怎么会没有名字呢?你们有依据吗?
生:课文第四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生读)“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做孔乙己。”
师:好,这下老师服了!记住:老师并不是因为你们人多,而是因为你们能从阅读中找出使人信服的依据。接下来回答问题一定也别忘了找出自己

精品范文《孔乙己》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4436165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