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二三年级《障碍跑》教学设计
丰泽区第七中心小学 许桢荣
【教材根据】本课以《体育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教育《体育和安康》为根据,结合“安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老师为主导,突出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景教学,把“障碍跑"转化为学生在玩并能参和到游戏的创新中,和同伴顺利通过障碍。
重点打破:通过老师示范指导和学生练习来打破重点。
难点:身体的协调用力,重心的摇摆和快速的判断才能.
难点打破:通过降低障碍难度,进步练习密度来打破难点。
二、教学准备
.
2。障碍器材假设干.
三、教学过程
(一)开场部分(7分钟)
,报告上课人数。
,考勤。
,过度到课程内容简介。
4。检查整理着装,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
组织方法:
☆—-学生 ▲—-老师
☆☆☆☆☆☆☆☆☆☆
☆☆☆☆☆☆☆☆☆☆
☆☆☆☆☆☆☆☆☆☆
☆☆☆☆☆☆☆☆☆☆
▲ 要求:快、静、齐。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常规检查. (1)认真听老师讲解。
(2)课程铺垫。 (2)积极答复以下问题.
5。热身活动.
以铺垫好的游戏“穿越丛林"为主线,引导学生到丛林里看一看,全班排成一排,老师当排头,边跑边观察周围的动植物,学习“鸟飞、鱼游、跨水渠、绕树木”等动作,顺势做好重心晃动和跨越等技术动作的讲解。中间参加危险和困难引导,如:看见老虎了,大家蹲下;前面有条小河,我们要“踏石过河"等。
最后,引导学生穿过丛林,做关节活动准备迎接下一个挑战,带着同学们做好行进操。
组织方法:
☆ ☆ ☆ ☆
☆ ☆ ☆ ☆ ☆ ☆ ☆ ▲
☆ ☆ ☆ ☆
(二)根本部分(30分钟)
1。老师引导学生想象刚刚穿越丛林遇见的障碍(困难),并尝试利用现有的器材组建我们遇到的困难。
组织方法:
☆☆☆☆☆☆☆☆☆☆
☆☆☆☆☆☆☆☆☆
▲
☆☆☆☆☆☆☆☆☆☆
☆☆☆☆☆☆☆☆☆☆
老师活动:
(1)引导学生模拟场景。
(2)和学生共同考虑各器材可以代表什么障碍。
学生活动:
(1)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并答复以下问题。
(2)参和到问题的考虑中.
2。分组练习
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在小组长的带着下,围成圆圈讨论现有器材可以组建的障碍。
老师活动:
(1)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组建障碍,规定组建时间。
(2)提出要求必须包括钻、跨、跳、绕等三种以上的运动技能。
(3)降低难度,不涉及难度大的障碍,看哪一种组建的障碍又既简单又安全,还能快速通过。
(4)不能将器材组合,必须在15米以内的间隔 内完成组建.
学生活动:
(1)按老师引导进展商讨。
(2)按要求进展障碍组建。
3。成果检验、技术讲解
(1)检查各组障碍组建情况,要求各组组长示范障碍通过方式。
(2)老师讲解并示范各种障碍通过的技术要领。
跳:双腿屈膝蹬地,做好落地缓
水平二三年级《障碍跑》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